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才情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生连科(1970-),男,山东汶上人,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济南 250014

原文出处: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关于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得失,大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认为,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才情教育,才情道德并重,才能开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个性丰富、生活精彩的新局面。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才情风貌教育的文化传统

      《吕氏春秋·古乐》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昔陶康氏之始,阳多滞伏而湛和,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说明尧的时期,人们已懂得歌舞的健身作用,并用来锻炼身体,到了周朝,周公素有多才多艺的声誉,他曾自谓:“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1]周公的才华充分表现在他对“六经”与“六艺”所作的贡献上,“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尤其是西周的“六艺”教育,比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的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孔子在阐述“六书”“六艺”的重要性时说到:《诗》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某些形象思维的特点,有独特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认为《诗》有四大用途:一、“可以兴”,即学《诗》可以学会比喻联想,托事于物,因物寄兴,能激发情感,表达志向,同时,通过学《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联想能力。二、“可以观”,可以学会观察社会的风俗习惯,能知国家盛衰,所谓“世治乱不同,音亦随异”,还可以通过诗歌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三、“可以群”,《诗》教人温柔敦厚,能改变人轻薄忌妒的恶习,有培养人合群性的作用。另外,《诗》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容易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能增进情谊,有助于人们互相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四、“可以怨”,具有讽谏作用,这一点已被当今的人们所扬弃。至于“乐”,孔子认为,《乐》和《诗》是相连的,“乐”是曲调,“诗”是歌词,“乐”在孔子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经常与礼相提并论,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要“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形成人的性格,“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其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3]孔子和前期儒家对乐的社会作用的重视,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孔子本人也不是一个老古板,也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读一读《论语》,片言只语,有情有趣,其哲学思想见解是很高明的。孔子是一个大家,擅长音乐,擅长艺术,对玉石有极高的鉴赏力。他善于操琴鼓瑟,还喜欢击磬歌诗,他在齐国闻《韶》,竟着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甚至于在周游列国中断粮绝食,弟子病倒的情况下,他依然“弦歌不衰”。直至死神降临之前,他还唱出:“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衰乎!”[4]的悲壮之歌。孔子的教育内容除“六书”之外,还有“六艺”,“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正因为此,孔子才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成为“万世师表”。他培养的学生中,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方面都有出众之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5]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才性之争”,“才”指才能,“性”指德性,也就是说,对于人的教育,是重视德才兼备呢?还是重才不重德呢?或是重德不重才呢?他们认为,固然教育能培养出一批才性结合即才德兼备的人,但毕竟是少数,大量的事实是:有的人长于益德,有的人长于才能。“士或明哲家实理,或态行纯笃,二者不可兼。”“苟有才智,而行不善,则可取”。[6]因此,培养人才,须注意才性“二者不可兼”,有的学生长于德,有的学生长于才,不能求全责备。应重视发挥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长处,观点正确与否,尚待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魏晋出现了一大批以才情傲世的才子,阮籍、向秀、山涛等成一时之盛,“魏晋人物晚唐诗”,他们的才情风貌为万世景仰,至今被人追忆。

      凡是有创见的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学者,几乎都具备一定的才情风貌,都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重视才情风貌教育是当今社会的必然抉择

      世易时移,今天的社会同我们的祖辈相比有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分工愈来愈明细,新的变化不断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同多幕电影一样,为了适应当今的社会,学校教育也正围绕“工作”这个支点设置了大量新的专业,为工作而教育成了一种时尚,教育结果被看作是工作的前提,是为工作而作的准备,教育是为工作而教育,而不是为文明而教育,是为了工作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大学生普遍没有意识到生活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是直接的,单纯的,无需间杂任何生活以外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会落实。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不理会名利,不理会地位权势,不掺杂其他文饰性的防卫机制时,才能感受到自在的喜悦。他们的精神生活丧失在对物质的追求之中。以拥有物的多寡来鉴别生活是否光彩。他们把奉行几千年的伦理和道德,视若具文,当作故宫里的古董、珍玩来谈论,或者当作装饰品来打扮自己,而很少能把它当作生活的格律和引发精神振作的火石薪传。他们很爱面子,却打肿脸充胖子。爱说冠冕堂皇的格言,骨子里则说而不做。他们爱讲情面,但往往把是非与情面搅不清楚。而归根结底是为了追求物质意义的天性,天生严重的割裂,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和空虚感。

      他们把进步错当流行,把标新立异当作创造,把纵欲当作自由,很多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在退化。他们失去毅力,失去任重道远的耐力,失去人能弘道的本性。于是在心理上显得很脆弱,不能作持平的判断。只要四周的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他们藐视古人,也看不起他们周围的人和事。同时,他们也找不到自我,虽然我们在理念上是德、智、体均衡发展,但实际上是为了升学。很多人选择了无止境的考试与读书竞争,认为只要考入大学就有了前途,就有了对生活的交待。大学生的理性与情感往往因为记诵太多考试的琐碎题目,而疏忽对性格与情感的引导,变得有些疏离。学校成为读书或升学的地方,而不是孕育生活智慧与心智的地方。当今大学生的能力和文凭专业捆绑在一起,可是学校的教育总是与真正的社会生活有一定距离,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对前途的担忧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共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