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思想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少岚(1951-),男,湖北武汉人,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北 宜昌 443002

原文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思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论述了思想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思想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思想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阶段。深刻的社会变化、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对思想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提供了新的机遇,使思想教育成为大有可为的事业,同时也给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思想教育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从新的历史环境和小康社会的特点出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每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思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曾经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实际上,历史上所说的小康社会,只不过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但它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普通百姓对于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古代的大同、小康只是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和思想家表达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黎民百姓在黑暗社会的梦想。试图改变生活状况的传统社会理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开始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出了实现中国现代小康的构想,还多次对中国现代小康的时代特征作了阐述,中国现代小康是社会主义的小康,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他把小康与“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都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必将促使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的深刻调整和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分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加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传统的社会主义观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计划经济和公有制。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重新回归了社会主义宗旨和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解放发展生产力就决定了不能一刀切,分化将成为初级阶段的一个需要合理控制的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发展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而且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进一步多样化。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消费结构也在伴随着向多元化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社会阶层的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分化的直接依据正在从无形资产转向有形资产。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划分的直接依据开始从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社会阶层除了传统的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以外,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新阶层作了准确的概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社会阶层划分依据的复杂化和阶层的多元化,形成了个体目标的多元化与价值判断的多元化,出现对传统价值观的迷惑,必然造成社会整合的困难。

      第二,腐败、下岗失业、贫富差别扩大的趋势,导致社会形态的复杂化和人们理想信念的动摇。腐败、下岗失业、贫富差别扩大趋势是近几年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腐败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百姓和社会对政府、政策和官员的信任度下降。通过大力的反腐倡廉,情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仍然很严峻。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2年5月),2001年全国不在岗职工2100万人,相当于全国在岗职工总数的19.5%。当下岗失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解决,又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导致“下岗洪水”、“失业洪水”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失业,由于新的技术革命的作用,一些传统的职业正在被淘汰,当然也会有一些新的职业被创造出来。新的岗位并不会给没有掌握新技术的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