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如何在“特”字上寻求新的突破

作者简介:
课题指导:丁国炎 课题组长:沈灿煌 课题成员:廖华生、黄向阳、张先文、刘平、周俊琪、吕日周、陈子能、廖北平、林日清 课题执笔:黄向阳、张先文

原文出处: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厦门特区的“特”在于继续肩负起三大使命,包括制度创新的使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使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使命。厦门特区要特下去,必须在对台工作、城市管理权限、政治体制改革、行政区域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厦门特区的“特”,在于要继续肩负起三大使命

      随着我国加入WTO,全方位开放和市场公平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经济特区优惠政策正逐步在丧失,但是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要求:经济特区要继续在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现在,经济特区的特不再是优惠政策上的特,而是在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上具有先行先试的空间和“特权”。厦门特区的“特”,在于它被历史赋予三大使命:

      1、制度创新的使命: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特区要成为试验田和示范基地。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在行政管理体制、政治体制上要作巨大的变革,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符的体制机制,需要一些地区先行先试,为全国各地做出示范和表率,经济特区就是最佳角色。第一,经过二十多年的特区建设,经济特区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已经积累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经验,条件也基本成熟。在特区试行改革和创新,更能出成效,更具样本效应。同时,特区也有能力承担改革的成本,降低改革的风险。国家各部委完全可以把先行先试的项目安排给特区。深圳特区2003年就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示范基地的口号,厦门特区也应有所作为。第二,中央领导人对特区寄予厚望,特区要继续为全国作贡献。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7月份视察深圳,对特区提出了四个“新”的要求(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办出新特色),后又派调查小组赴深圳调查,并责成有关部门就特区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国家将调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调整为24%,但经济特区的外资企业仍为15%。对特区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课题研究,提出在哪些方面先行先试的方案和设想,供中央决策时参考。

      2、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使命:加入WTO后,中国走向世界,经济特区要成为先锋队。虽然我国早在前年就正式加入WTO,但不代表中国经济已与世界全面接轨,当前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磨合期,这个磨合期不是短暂的一两年,也许时间更长。在这个磨合期内,需要有一些地区打前站,累积经验,而经济特区更有基础来扮演这个角色。一方面,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需要特区充当平台。特区率先开放,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有了较好的接轨,尤其是开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国际惯例接轨也积累了部分经验,在此基础上充当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先锋队能产生更好效果。另一方面,经济特区将担负WTO无力完成的历史使命。自WTO成立以来,世界各国仍然设立各类经济特区达1000多个,其所在国和地区大多是WTO成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特区也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竞相仿效,包括日、法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六类国家(地区)正在克隆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建模式和核心发展思路。当前由美国引发的世界贸易战,使WTO成为另一个级别更高、范围更广的贸易战场。一部分加入WTO却无法享受好处的国家设立特区使WTO在此发挥功效,另一部分没有加入WTO的国家干脆直接设立特区,比WTO更直接更有效。贸易战越热闹越证明WTO的有限,需要由经济特区担负使命。因此,我国经济特区不但不能取消,还应与时俱进,制度创新。

      3、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使命:厦门特区要充当对台工作的排头兵。厦门特区因台而生,对台,是人无我有的特色,是厦门经济特区最大的特。江泽民说过,“厦门优势、特色应该体现在对台湾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上,这个作用别的特区不能代替,这个作用随着历史前进会越来越显示出来”。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祖国,现在只剩下台湾问题,厦门的地位会更加突显。

      厦门担负的三大使命,注定了厦门特区要继续特下去。当然,厦门特区能否真正特下去,能否完成使命,能做多少贡献,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以及厦门自身的努力,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去争取,去开创。

      二、厦门特区要“特”下去,必须实现四大突破

      厦门特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平均经济增长率高居全国前列,人均GDP和财税收入处于领先地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当前,厦门特区迎来又一轮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福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厦门被定位为中心城市,要发挥龙头作用;另一方面,厦门特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全市上下奋发图强,齐心协力,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但也面临长三角、珠三角的挤压,尤其是受困于地域狭窄、资源匮乏、产业链较短等因素。为此,厦门必须紧抓机遇,冲破阻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利用特区的优势,更加解放思想,敢闯敢试;要在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下,解决经济要素、市场腹地、政策空间、地方自主权等制约,谋求对台工作、城市管理权限、政治体制改革、行政区域四个方面新突破。

      (一)力争对台工作新突破

      对台是厦门特区的最大使命,也是厦门特区发展的重要依托。厦门要想有大的作为,要想确立在全国的地位,就必须在对台工作上有所作为,成为中央对台决策的智囊,成为对台工作重要的基地,让中央感到厦门对台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加大厦门对台工作的砝码,提升厦门特区的份量。

      解决海峡两岸问题,经济手段很重要。今天的对台工作,就是继续保持对台军事、政治和外交压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大经济上的“攻势”,大幅度提高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附度(两岸经贸发展至今,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003年台湾经济增长3.15%,其中大陆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如果没有对大陆的出口,台湾经济增长不到1%)。厦门要在新一轮对台经济战中,突出优势,勇挑重担,在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下,谋求对台工作新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