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4)08-0104-05 一、产业空洞化的由来及在台湾的讨论 产业空洞化,又称空心化,主要是指一国和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工业部门大量向国外转移并在国外完成全部生产过程,而留在国内工业部门减少,形成“外实中虚”的局面,或者造成经济结构的脱工业化和服务化。通常在产业梯度转移时,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而旧的产业已失去存在基础时会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和技术结构等产业供给能力通常滞后于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变动速度,这里既有资产专用性因素的制约,也有人力资源学习适应过程的难度,还有技术创新积累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要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在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重大时期,通常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产业空洞化现象,并由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在台湾,岛内学术界对有关台湾产业空洞化的研究最早是在1987年由姚明嘉发表的《台湾产业空洞化》引起的。他根据台湾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台湾外汇的开放、进口管制的放宽,以及环保和劳工意识的高涨等经济环境的变动,使得岛内某些失去竞争力的制造业关门、转行或避祸岛外而担心岛内出现竞争力空洞化。随着台湾岛内生产经营成本的逐年上涨和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化,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外移,越来越多的学者陆续投入对产业空洞化的研究。1988年蔡宗羲教授发表《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阻止产业空洞化—由先进国家经验谈起》,把产业空洞化认为是制造业就业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减少的状态。苏显扬教授和陈添枝教授(1988)将产业空洞化定义为反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并认为产业空洞化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第一,国内制造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必须下降。第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必须相对的下降,因而减弱其国际竞争力。该产业空洞化的定义和发生要件,成了日后岛内学者检验台湾产业空洞化的重要指标。谢宽裕(1999)从对外投资净额、失业率、制造业产值在GDP的比重这三个指标进行研宄后,认为台湾从1996年起因为这三项指标皆为负值而产生了产业空洞化,并且他把1996年起产业空洞化归责为台湾产业过度转移到中国大陆造成的。 2000年5月陈水扁上台后,在亚洲地区经济不断复苏的同时,台湾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由于岛内投资环境急剧恶化而陷入困境,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也开始大量外移,尤其是中国大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产业空洞化问题又成了争论议题。台湾当局有关机构和部分人士片面扩大了产业外移的负面影响,认为在内地生产的台商,挟其较低成本的优势,回过头来打击留在岛内的厂商。而且,台湾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会被内地产品取代;内地原来需要由台湾供应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也会被内地产品代替。从而宣称,21世纪台湾制造业面临技术密集产业大量出走的“新产业空洞化”危机。 可见,台湾基本上将产业空洞化视为负面的经济现象。总结起来,他们对产业空洞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认为由于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对岛内的雇佣状况及技术水平造成了影响;另一种认为伴随着生产基地的海外转移岛内仅剩下了服务业,弱化了岛内经济;还有一种认为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基地的海外转移和研发基地的海外转移这一大背景下,会引起支柱产业流向海外。 二、产业外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产业外移并不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向海外转移生产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是任何发达经济体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促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由产业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的。 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借助发达国家产业向外梯度转移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外移是建立在产业内移基础之上的。首先借助外国产业内移岛内,再经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扩张而迅速发展起来,即先有外国产业的内移,带动台湾产业的发展,而后才有台湾产业的外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也只有在产业内移带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生产经营比较优势消失后才开始向外寻求生存发展空间。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台湾岛内经营环境恶化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包括发展中国家廉价产品的冲击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所带来的贸易环境的改变,以外销为主的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高涨、技术更新落后、筹资不易而被迫向海外转移。其根源就在于岛内外交困的经营环境根本上动摇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根基。而企业之所以把生产基地转移至海外,原因就在于希望在相对优势的基础上争取企业的最大利润,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出路。如果要人为阻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导致企业经济福利的下降。所以台湾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过度的结构性变化”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的“萧条与空心(洞)化是由经济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引起的”(驮田井,1996)。日本学者刘庆瑞著(1999)通过对台湾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制造业生产率进行研究后发现,台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外移以来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产业空洞化问题。 三、质疑“台湾产业外移大陆导致产业空洞化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以出口导向型的纺织,食品、鞋业、家电、自行车、运动器材等消费品工业为主体,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80年代后期,由于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这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台湾已无利可图,不得不向岛外低生产成本地区迁移,其中相当部分转移到祖国大陆。80至90年代,台湾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在海外学成回岛的高技术人才的协助下,完成了产业升级。目前,台湾的产业升级过度集中在电子产业与资讯产业,集中在计算机外围设备、电脑、芯片设计与加工等IT产业的硬件产品上,世纪之交,台湾居前十位的产业中,电子产业就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其实,台湾产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在经济结构调整时,只顾扶持高科技的电子产业,只向高科技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完全放弃了对传统产业的辅导,没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没有为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留下高附加值部分的生存空间,从而造成目前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21世纪初随着“网络经济”的破灭,面对台湾高度集中的IT产业更陷入困境。如何开拓新经济成长点,台湾当局却束手无策,岛内不少人士就把这些问题归结于产业外移,尤其把这些经济问题归责为大量转移到大陆造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外移大陆论”。实际上,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是难以避免的。岛内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并不能把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全部归结于产业外移。恰恰相反,倒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移有利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经验表明,向海外转移夕阳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为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必经之途。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是遵循产业资本运动规律,向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和有利的投资环境地区转移是产业结构的主动调整,其结果并非所谓的“空洞化”。发展中国家与台湾本岛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资源上的互补性及两地在生产成本、优惠政策上的差异是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