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要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示范区

——新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哲民(1940-),男,福建晋江人,教授,从事经济特区理论与实践研究。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工业化既不是走发达国家从轻工业起步的老路,也不是沿袭我国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而是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特区工业化由低向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发展。同时,要注意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关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示范和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04(2004)02-0001-0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要走很长的路。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究竟会面临什么新问题?要如何解决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试验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因此,经济特区义不容辞要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示范区,为全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探索新路。

      一、经济特区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经济特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创办的,实行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经济特区发展的首要问题。世界上工业化道路有两种模式:一是西方发达国家从轻工业起步,经过一个时期才转向发展重化工业;二是前苏联从重化工业起步,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我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模式。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而中国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工业发展战略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向农、轻、重协调发展转变。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区,其特点是:经济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建设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这些特点就决定了经济特区工业化不能走发达国家优先发展轻工业的道路,也不能走我国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而是要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工业化道路。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最早创办的经济特区原有的工业基础不同,深圳和珠海原为边陲小镇,工业基础薄弱;汕头和厦门是港口城市,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因此,四个特区工业化道路的历程与特点是不同的。但是,经历三个阶段却是相同的。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0年~1985年)。深圳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办特区前,宝安县只有224家工业企业,年产值6000多万元,其中深圳镇只有26家作坊式工业企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镇。办特区后,充分利用原有的经济基础,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制、补偿贸易),截至1984年止,“三来一补”占利用外资62.6%。而厦门从改造老工业企业起步。办特区前,厦门拥有工业企业500多家,工业企业包括电子、机械、化工、纺织、食品、建材等行业,职工10万多人,1980年工业产值9.42亿元。创办经济特区后,厦门选择电子工业作为重点行业来发展。1981年8月,厦门电子工业公司与香港新贸公司合资创办厦新电子有限公司。1983年9月,又同香港康力投资公司合资创办厦华电子有限公司。截止1985年,全市已有电子工业26家,产值4.3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20.61%,成为厦门最大的工业行业。这个阶段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正处在探索阶段,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其特点是:①“三资”工业企业占利用外资的比例较低,截至1985年底,“三资”工业企业占全市利用外资和工业总值的比例分别为深圳18%、41.8%;厦门为33.28%、18.5%;②工业企业产品外销比例较低,深圳和厦门工业企业产品外销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例分别为41.07%和2.57%;③企业规模小、技术档次低,经济特区工业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

      第二阶段新的工业体系形成(1986年~1992年)。针对五年来,经济特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于1986年初召开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确定经济特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发挥四个“窗口”(技术、管理、知识、对外政策)作用。根据这个精神,经济特区要从原来“铺摊子、搭架子、打基础”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的轨道上来。各个特区都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经过几年的建设,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基本确立,新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深圳形成电子通讯设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电子、食品、纺织等行业。厦门也形成电子、化工、机械、电力、建材、纺织等行业。这个阶段经济特区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①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较少,一般加工工业企业较多。199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7%,厦门及其他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刚刚起步。②特区之间工业行业结构雷同。四个特区城市工业行业中居首位的都是电子及通讯设备,主要产品都是彩电、VCD、电话机、计算机等。在机械行业中有不少产品也是相同,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这两个问题表明特区工业发展缺乏后劲,还要探索新的路子。

      第三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确立(1992年以后)。1992年,邓小平南巡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淡化。经济特区要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已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首要问题。

      针对前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四个特区均取得共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各个特区都先后出台一系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同时,极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科技开发体系。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创业,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深圳已经形成计算机、通讯、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机电一体、新材料、生物工程、激光七大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作为支柱产业。从1999年起,每年10月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标志着深圳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窗口,也标志着经济特区工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必须指出,这个阶段工业发展虽然取得可喜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三少”:高新技术人才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国内名牌产品少。

      综上所述,经济特区工业化历程表明,经济特区工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由低向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这是一条外向型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经济与人口、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虽然,经济特区工业化进程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是,经济特区工业化的实践,已为我国新世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