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把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运用该理论分析台湾经济发展中产业资本转移(包括产业内移和产业外移)的现象,可以说明台湾并非产品创新的地区,只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扮演“中介”的角色。未来台湾只有依靠祖国大陆作为市场腹地,充分运用大陆的资源和优势,才能促进岛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成长。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发展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于1961年提出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技术差距(technological gap),认为新产品总是在技术创新的发达国家最先问世,并通过出口进入国际市场。但因新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传至国外,进口国(通常是发展中国家)随后进行模仿生产,在模仿国掌握技术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开发新技术,保持技术优势和贸易优势。随着模仿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创新国失去竞争比较优势,出口下降,模仿国则扩大出口(注:陈宪等:《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36页。)。 在波斯纳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美国销售学家弗农(R.Vernon)于1966年发表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后经威尔斯(Wells)、赫希哲(Hirsh)等人不断完善。虽然这些学者对该理论的解释方向不一致,但其主要学说内容均在说明产品的比较利益转移现象,即“技术”或“know-how”会使新产品在创新国保持对外的竞争力,但随着技术转移,生产特性和需求发生改变,而使产品的生产区位从创新国移至先进国家,再由先进国家移至发展中国家,最后再由发展中国家出口至创新国和其他先进国家。 根据弗农的划分方式,一项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新产品(new products)、成熟产品(mature products)和标准化产品(standarized products)三个阶段(注:李左东:《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56页。): 1.新产品阶段。具有高所得消费群和广大市场的及少数先进国家,受消费需求的影响往往最先生产出新产品,并垄断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其他国家因为需求落后,加上技术瓶颈无法突破,生产期、需求期和竞争力均呈落后现象。在产量上,创新国最早生产,成长最快;在贸易上,创新国为唯一的净出口国,其他先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净进口国。 2.成熟产品阶段。当产品需求扩张后,降低成本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为了寻求较低的生产成本,并领先其他国家占有已开发国家市场,创新国会选择生产条件优越、市场潜力大的地方作为新区位。被移转地的政府为了解决就业和贸易收支的问题,往往鼓励进口替代,所以技术会源源不断地移往被投资国,被投资国的出口、产量和产品竞争力也将逐渐提高。 3.标准化产品阶段。在标准化产品期间,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对于一般下游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生产基地通常会转移至低成本的地区。当生产过程标准化和创新国的技术专利失效后,生产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最终会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把产品出口到创新国和其他先进国家,产品生命周期在创新国宣告结束。此时,创新国又利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优势进行再创新,开发其他新产品。 一项产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性。在新产品阶段,就技术、资本、价格等要素而言,唯有创新国较具生产优势;在成熟产品阶段,早期的模仿国具有一定优势;到了标准化阶段,晚期的模仿国最具优势(注:陆玲钰:“产品循环理论的实证研究——九项产品的个案分析”,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专论,第46期,第6页。)。不难看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将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结合起来。这一理论运用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为一国或地区产业发展和资本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台湾产业资本转移的理论应用分析 产业资本的转移基本上是指一国或地区厂商通过向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或境外设立新厂或分厂,将资本、设备、专业人才和管理技术等移往国外,从事生产和行销等国际商业活动(注:丛林:《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7页。)。二战后,各国或地区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了专业化协作。同时,科学技术进步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引起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包括劳力密集型和污染比较严重的一些“夕阳”产业纷纷迁移至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有利资源条件和政策扶持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带动资本在各国和地区间的移动和转移。 自1950年代以来,台湾先后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政策,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和产业,改善产业结构,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并且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台湾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依靠的是紧密的垂直整合分工,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和整体竞争优势,过度强调生产制造,缺乏研发创新,因而在国际高科技产业价值链中只能赚取附加价值低的加工费(OEM)和少量的设计费(ODM)。1990年代,台湾岛内投资环境趋于恶化,中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并面临国际专业代工厂商(EMS)的竞争压力,高科技产业依靠本岛作为生产基地、以低成本获得国际代工优势的发展模式受到空前的挑战,生存发展面临严重的“瓶颈”,不得不遵循传统产业外移的轨迹,加速生产基地的向外转移(注:吴连赏:《台湾地区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其环境结构的变迁》,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35页。)。一方面是寻找成本低廉的生产地,延续产业发展的生机,另一方面是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