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志亭(1963-),男,山东海阳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

原文出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我国的开发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改革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重要窗口。目前,一些老的开发区在经过前期的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发展“瓶颈”问题和“体制回归”的压力;而一些新的开发区却又大多在重复着别人走过的路,缺乏创新。通过对国内外开发区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开发区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体制、环境和产业,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管委会主导型、公司运作型、管委会协调型、中外合作型和委托管理型。同时,我国开发区建设应遵循后发优势原则、超前原则等六个发展原则,以利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4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4)01-0020-06

      一、我国开发区的发展概况

      开发区在国际上通称为世界经济性特区,它是当今世界自由港区、世界各类经济自由区或自由经济区的统称。主要包括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开发区等类型。它的历史兴起可以上溯到400多年前的1547年,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海湾建立的雷格亨自由港,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自由港,可认为是开发区的雏形。

      我国开发区的兴起以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为标志。其后全国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继建立,再后其它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也于8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到2002年末,国务院已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市级的开发区上百家,加上县、区级的开发区总数已逾4000多个。

      从开发区的设立宗旨看,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要驱动因素的话,那么90年代以后则主要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求。

      从时间序列和深化、普及的层次看,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就是开发区发展的历程。2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沿海、沿江、沿边向中西部逐渐推进的过程,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开发区也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各地开发区大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并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区和先导区。

      我国的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1.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经济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经过中央政府或所在地地方政府批准建立的,享受一系列的政策优惠。

      2.是吸收外商投资最集中的经济区域。已开发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0.005%,累计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总额的10%左右,一些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30%-40%都集中在开发区。

      3.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投入成本少、产出效益高。

      4.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开发区以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为主,在大多数开发区中,这两类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发区具有良好的科技创业和科技生产环境,一些开发区相继建立了科技创业“孵化器”、“科技创业中心”,设立了科技风险基金等,以扶持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和研究。

      5.是发展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一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设在省会城市、地区经济中心城市或交通枢纽地带;二是开发区所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生产门类齐全;三是交通便利。

      6.是基础设施先进、支撑体系健全的区域。各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各开发区的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道路能力及水平均达到较高水准,且使用价格低廉;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7.是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开放度高的区域。中国政府授予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应的经济管理权,开发区在审批外来投资项目上具有简便、快捷、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办事程序。

      8.是具有优越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的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府赋予开发区管委会享有与其所在地地方政府同等的经济事务管理权,运行机制高效,规范。

      到2003年为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在立法、信用评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ISO14000环境认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并为高新区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促进了高新区持续快速发展。

      二、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美国为例,其高新技术产业最先在两个地区发展起来,首先是环波士顿的128号公路地区,然后是硅谷地区。可是到80年代后期,128公路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始走下坡路,硅谷地区却方兴未艾,不断走向新的高潮。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根据自己的分析研究,在其所著《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一书中,对这两个地方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刻的比较分析。其结论是:决定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新技术发明的多少,而在于它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是否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析我国2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得出“体制、环境和产业”是影响开发区发展的三个最关键因素。

      (一)体制

      体制对开发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一个开发区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对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和优化配置能力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体制。有一个好的体制,即使没有资金、人才和技术,也可以吸引过来;相反,没有好的体制,即使有资金、人才和技术,也会流失。

      这里所说的体制包括两层含义,即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开发区管理机构所具有的政府管理功能及其制度特征;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开发区作为一个经济主体进行运作和经营所拥有的经济组织功能及其制度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