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竞争力:分析框架与实证检验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恩专(1958-),男,天津财经学院国贸系副主任,教授。天津财经学院 国贸系,天津 300222

原文出处: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保税区之间及其与其他开放区域之间,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竞争态势。客观分析和评价保税区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和竞争状态,对于保税区的发展和战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75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4)01-0043-05

      一、保税区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渊源

      保税区竞争力属于区域竞争力研究范畴。纵观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脉络,它大体走了一条先两头后中间的道路,即首先是大量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框架,同时是关于决定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高密度研究,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把研究视角转向区域和城市间的竞争力研究。

      区域竞争力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理论,诸如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韦伯和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清晰地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绝对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因而被称为市场性竞争力优势理论的经典或基础。其中,对区域竞争力有独特解释力的是集聚优势理论,其古典基石地位集中体现在古典区位论和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上。前者最终形成在实证研究和规划中广泛应用的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 complex)模型,后者演化成纯经济分析中的产业集聚(agglomeration)模型。

      古典区位论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材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成本最小化和理论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了一套定量的工厂区位分析方法,奠定了集聚优势理论中的产业空间分析的数量化基础。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ber)在1909年著作《区位原论》(Reine Theorie des Standorts)的第一部分阐述了产业集聚。韦伯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提出了有关集聚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影响问题,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获得集聚经济效果:(1)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从而降低产品成本;(2)通过选择与其他工厂紧密相连的配置,获得企业外部的利益,如各企业可以共用专门设备,共同利用劳动力市场等,从而可以降低各有关工厂的生产成本;(3)同一个工业部门中企业之间的协作。韦伯对集聚经济因素的分析,在现代增长和发展经济学中被引申为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使得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率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被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或集聚经济效益。集聚经济的发展使特定产业或产业部门的企业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地区之中,而且还推进了城市的出现和成长。

      马歇尔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是当今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它所引入的边际分析方法成为现代规范经济学分析的基石。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 district),产业区内集中了大量相关的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马歇尔所定义的产业区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区,在此产业区内生产活动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生产力迅速提高,促使区域与外部经济空间(即本区的供应商与客商)建立持久与广泛的联系。马歇尔还进一步将工业集聚的原因归结为:(1)协同创新的环境;(2)辅助性工业的存在;(3)对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与供给;(4)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5)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6)顾客的便利。

      真正在一个明确或特定的竞争力概念下,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评价体系来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出现。波特(Michael E.Porter)于80年代先后出版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部重要著作,从产业层面系统阐述了行业和企业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中观和微观框架。波特的理论创造,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极富操作价值的系统性产业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这个基础上,波特、Sachs和Warner领导他们的哈佛大学研究班子,从国家的角度进行了“增长竞争力”(Growth Competitiveness)、“当前竞争力”(Current Competitiveness)、“经济创造力”(Economic Creativity)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工作,并在1990年出版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标志着竞争力理论研究开始走向成熟。波特竞争力理论充分吸收集聚和产业群集理论,在商务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下,把竞争力研究引向了一个更“可操作”的方向。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竞争力研究范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拓展到城市。美国学者彼德在90年代先后发表了《城市竞争力:美国》、《城市竞争力决定因素:一个评论》、《竞争力和城市经济:24个美国大城市区域》等论文,对美国城市竞争力的一些问题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于1997年起开始对中国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郝寿义,1998;仉鹏飞,2000),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二是借用国家竞争力的定义,把其用到对城市竞争力的分析上;二是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间接地分析城市竞争力,即把城市竞争力作为影响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经济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二、保税区竞争力的独特内涵

      弄清保税区竞争力的内涵需要从竞争力的一般定义谈起。竞争力一般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要求而不断发展、修正和完善的。从竞争力研究的推进路径、广度和范围看,它大体走了一条先两头后中间的推进路线,即首先出现大量国际竞争力研究,随波特竞争理论的广泛传播,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研究逐步达到高潮,此后,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也开始引起关注。这种状况导致了对竞争力的不同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