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很快,但却高度依赖于美国市场,1984年,台湾对美出口额占台湾出口总额的比例已高达48.8%(注:《台湾纵览:台湾经济发展情况》,2002年5月14日,中国台湾网,http://news,sohu,com/75/61/news200846175,shtml。),同时,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持续快速上升。面对这一状况,美国政府向台施压,一方面要求台湾当局将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以降低台湾的外贸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求台湾当局大力开放内部市场,使美货能够顺利进入。其结果是台湾对外贸易和岛内市场的竞争力均大幅下降,岛内的投资环境随之恶化,迫使台湾企业寻找海外出路来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台商挥师东南亚进行投资,掀起了南向投资热潮。 为了配合台商的对外投资行为,台湾当局适时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例如:1987年7月15日公布实施《管理外汇条例》,全面放宽外汇管制。1989年又废除美元中心汇率制度,使外汇流动更自由,并且大幅修正《对外投资及技术合作审核处理办法》,对投资方式、种类、范围的规定进行了修改。(注:萧新煌、龚宜君,《东南亚台商与华人之商业网络关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南亚各国(当时主要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开始大力吸引外资,纷纷成立工业园区和实行一系列投资奖励优惠政策和措施。除此之外,东南亚各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较差的环保意识,这些都成为吸引台湾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东南亚转移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两岸在80年代政治上仍处于隔绝状态,这一僵局直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胞回祖国大陆探亲才予以打破,所以在这一阶段,台商将对投资焦点汇聚于东南亚地区是很自然的事。 由于以上原因,台商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迅速增长(见表1)。1990年台湾与东南亚贸易顺差达80亿美元,超过了对美顺差的78亿美元。(注:数据来源于《金融风暴后南向政策之探讨》,蔡宏明(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 表1:1959年—1990年台商对东南亚的投资增长趋势
注:1959-1986年的数额为累积值。 资料来源:《东南亚投资》1999年12月10日第9期,作者整理制表。 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并没有明确提出所谓的“南向政策”来为台商到东南亚投资推波助澜,台商的“南向”显然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自发性经济行为。台商此番“南向”开创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即台商在获取大量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台湾经济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台商的“南向投资”有利于岛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一股十分重要的助力,我们姑且把这一阶段(1985年-1992年)称为台商“南向”的第一波。 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宣布允许台胞回大陆探亲,两岸经济交流就此开始步入公开而曲折的轨道。1987年至1991年,大陆制定了沿海发展战略,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及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的进入,同时也为吸引台资登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1988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若干规定》,为台商到大陆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众多的优惠待遇;针对于当时台商主要集中于福建投资的地区特点,1989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在福建设立三个台商投资区,为台商登陆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小环境”;同时,国务院还专门设立了台资企业基本建设专项配套资金,为台资企业融资创造了条件等等。由于语言、文化相同、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以及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等原因,台湾许多中小企业率先开始将投资向大陆转移,且投资规模和数量在逐渐增大。由表1可以看出,在1990年以前,台商对东南亚的投资呈稳步增长趋势,但在之后数年,对东南亚的投资却急剧下滑。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大陆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台商投资项目大幅度增长,且数额已经超过了台商对东南亚的投资,二者形成极大的反差。同时,两岸的贸易额急剧上升,尤其是1993年的贸易额,与1992年相比更是实现了94.26%的高增长,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也达到14%(见表2)。许多台湾知名的大企业逐渐成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力,投资产业的类型也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过渡,投资规模也日益扩大。 登陆台资的骤增和对大陆贸易依存度的提升,使台湾当局陷入忧虑和紧张之中,因为这与台湾当局采取的限制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经贸政策背道而驰,台湾当局为了抑制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热而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出台的“南向政策”就是其中之一。 表2:1990年-1998年台湾与祖国大陆贸易发展趋势(单位: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