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以来香港经济衰退并持续不景 1.经济增长急剧回落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创造了亚洲经济增长奇迹,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香港经济增长幅度急剧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1991年至1995年,香港经济平均每年增长5.36%(注:许经勇:《香港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载《湖湘论坛》2002年第3期。),1998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收缩5.1%,与1997年全年实质增长5.3%形成强烈对比。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开始复苏,当年经济实质增长3.0%,2000年恢复强劲增长,全年实质增长10.2%。然而,到2001年第三季度,香港经济再度下滑,全年仅能维持0.6%的实质经济增长。2002年,香港经济依旧增长乏力,全年经济增长1.5%。据《香港2003/04年度财政预算案建议》报告统计,1999年至2002年香港的平均名义经济增长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0.4%。 2.对外贸易表现不理想 对外贸易历来是香港经济增长的动力。1995年,无论整体贸易,还是转口、进口、本地出口,其增长速度均超过17%。从1997年开始,香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降或增长停滞。1998年香港产品出口、转口、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都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增长率分别为-10.6%、-6.9%、-7.4%和-9.6%),创下了近20年来的历史最低记录。2000年,随着经济的升温,香港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增幅达16.6%。然而,2001年又陷入缩减,全年港产品出口、转口、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分别下降了14.8%、7.5%、8.4%和6.6%。 3.失业率持续居高 金融危机后,香港的失业率大幅飙升,从1997年的2.2%上升至1999年初的6.4%;随着香港经济于2000年开始复苏,就业市场渐趋缓和,到2001年初已降至4.3%,但自第二季度又回升到4.6%以上。2002年,香港失业率一路上升,上半年从1月的6.7%逐月上升到6月的7.7%,直到第三季度才略有回落,但仍然维持在7.4%的高水平,而且一直持续到2003年1月至3月。 4.财政形势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刺激经济,采取税收减免与扩大支出的财政政策,加上楼市不景气,政府连续四年出现财政赤字——2001/2002年度高达660亿港元,2002年4月到2003年2月的财政赤字达到667亿港元(注:《香港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财赤为677亿港元》。http://hk.news.yahoo.com/2003-03-31)。有人预测,如果预算收支模式不变,即使香港经济未来20年平均实质增长3%~3.5%,现有的近4000亿港元储备仍将在2008年耗尽,此后便须靠借债度日。可见,财政赤字已成为特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由于香港经济持续下滑,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0年4月公布的《2000年国际竞争力年报》中,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从1999年的第七位猛跌至第十二位,这是自香港世界排序在1995~1998年连续四年获得第三位的历史最好名次以来连续两年的大幅滑落。 香港经济持续不景的主要原因 香港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并持续不景的原因相当复杂,其中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深层次原因。 (一)外部因素 香港是典型的自由开放的经济,外界的变动对香港的经济将造成重要的影响。从外部的因素看,促使香港经济陷入衰退并持续不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 1997年,香港遭到横扫东亚的金融风暴的袭击。在这场危机中,国际机构投资者多次对香港金融体系进行了立体式的猛烈冲击。受此影响,香港的同业拆息利率一度飙升至280厘的历史最高水平,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在10厘以上的高位;香港股市从1997年8月最高峰的16673点急跌至1998年8月最低谷的6600点,一年间跌幅超过60%;香港地产尤其是大型私人住宅屋村的售价亦暴跌超过55%。换言之,港元联系汇率虽然维持不变,但港元计价资产却大幅贬值。在银行高息和严重的“负资产效应”的影响下,香港的投资、消费迅速萎缩,香港经济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零售百货、饮食、酒楼、酒店以至旅游等,均受到严重打击。 2.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九一一事件的影响 2000年起美国经济开始收缩,而且收缩的速度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快,这给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九一一事件的突然爆发,对香港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香港2001年10月的整体货物出口比上年同期下跌13.9%,其中转口货值下跌13.5%,港产品出口下跌18.1%,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大的跌幅。更严重的是,全球经济也都陷入空前的不景之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年美国的增长率仅为1.1%;而日本、欧盟和英国则分别为-0.9%、1.7%和2.3%。受此影响,香港对外贸易和内部消费再次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 3.非典型肺炎疫情对香港经济的冲击 2003年,席卷全球的非典对香港的沉重打击并不亚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逐步复苏的经济再度陷入困境。非典对香港各行业都有一定的打击,首当其冲的是旅游、酒店、航空、饮食和娱乐事业。据香港旅游业协会统计,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到港旅客只有88万人次,较2002年同期下跌了1/3(注:《SARS对香港影响之分析》。http://tw.stock.yahoo.com/2003-05-16)。这对剐刚复苏的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受旅游逆境影响,两家香港航空公司缩减了超过40%的航班,香港的酒店平均入住率从2002年同期的87%下跌至10%以下。在非典疫情的影响下,香港市民信心急剧下降,引发股市大幅下滑,曾经一度跌破8500点,是近四年以来的新低。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认为,鉴于非典的严重冲击,较早前做出的2003年经济将有3%实质增长的预测将不能达到(注:梁锦松:《非典已给香港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http://business.sohu.com/2003-05-09)。据所罗门美邦估计,2003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将下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