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分歧的焦点在于对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的不同理解。这些不同理解可以归结为实践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这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笔者认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有其合理之处。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普列汉诺夫、布哈林、斯大林以及在他们影响下的前苏联的和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大都程度不同地片面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性原则,没有充分认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中的作用,带有机械论和宿命论的色彩。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则充分估计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对克服和消除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身上的机械论和宿命论色彩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由于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不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体、本质、本原,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或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性原则,难于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不能全面准确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所以我在总体上不赞同这两种观点。 我赞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质本体论,但不赞成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质本体论的某些同志的某些观点。这些同志只承认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不承认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因而也就不承认实践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他们虽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性原则,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偏离甚至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仍然带有机械论和宿命论的痕迹,不能彻底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在我看来,实践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从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本来面目,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2 为什么说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基本观点呢? 首先,对于什么是本体论,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或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凡是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精神,认为存在和物质是世界的本体、本质、本原的观点,就是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观点则是唯心主义。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体论不是孤立地研究世界的本体、本质、本原,而是通过对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的研究来揭示和确定的。离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来谈论什么是世界的本体、本质、本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物质自身或精神自身内部不存在什么是本体、本质、本原的问题。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讲本体论或没有本体论。这是误解。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确实有一些哲学家认为本体论就是论本体,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体的哲学家认为本体论就是物质论或论物质,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体的哲学家认为本体论就是精神论或论精种,主张存在(这里讲的存在和前面讲的思维和存在关系中的存在不同。思维和存在关系中的存在是指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和物质同义;这里的存在在不同的哲学派别那里有不同的含义)是世界的本体的哲学家认为本体论就是存在论或论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则不是孤立地论本体(即物质),而是论本体(即物质)与其派生物(即精神)之间的关系。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既然是研究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的,它就必然要研究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因为只有人才有思维和精神。人与外部世界的诸多关系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二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关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本身就是实践。在人这两种关系中,马克思更加强调后者。他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 〕所以实践观理所当然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基本观点。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它不仅仅把物质理解为纯自然的存在,而且认为物质也包括人的社会存在,而人的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把生产力称之为“物质生产力”,列宁把生产关系称之为“物质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把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称之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认为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都是为了说明社会存在的物质、客观实在性。所以,物质生产实践理应包括在物质本体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把实践观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之中并把它作为本体论的基本观点,就不能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 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质本体论的某些同志之所以不赞成实践观是本体论的基本观点,把实践从物质中净化出去,可能是认为不这样做会动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上述分析表明,认为实践观是马克思主家哲学的本体论的基本观点,不仅不会动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反而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更加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既能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又能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3 为什么说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不同于旧的自然哲学。旧的自然哲学只研究自然界,而且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往往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代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则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由于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而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所以实践观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中,并且成为它不同于旧的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不少哲学辞典都把自然观定义为“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这种定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的自然观可能是适用的,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来说则是片面的。应该把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改变包括在自然观的定义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