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自我意识”,是人的群体与个体对自身的地位、自主性、影响力的一种自觉意识。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命之核心,是人作为人的首要品质,人和社会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区别性,证明了这一判断。在西方,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经过充分的分化,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分化,人的群体自我意识因此觉醒。然后是个体与群体的分化,人的个体意识因此觉醒。在东方,这种分化是不充分的。东西方哲学的区别根源于社会发展程度的区别。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群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使人能动地认识和改进自然;人的个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潜在,从而为发挥个体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自我意识包含着对于传统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批判性审视,使个人超越历史传统而站在时代的前沿。当一批具有高度自我意识和新思想的先进分子的奋斗得到了大众的响应,唤起了新的时代精神时,社会就前进了一步。自我意识的作用具体地表现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中,它是促进观念变革和人格发展,开发创造潜能、推进政治民主化和实现文化换型的重要因素。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与已有研究成果的简介 “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加速社会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紧迫任务。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主要由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几大子系统构成,因而,从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角度来设计和研究社会发展自然就是最基本的途径,实际上这也是当今发展研究的主流。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又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由人来进行并最终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人的发展乃是社会发展的起始源泉、根本动力和主要目标,对社会发展的最终检验“不是流行的物质指标,而是人的发展程度”〔1〕。那么,从人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发展,也应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从人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的结构与变迁的研究历史上已经存在,19世纪,韦伯首先注意到个人主观性质在社会构成中的重要作用,齐美尔也主张社会现实是由人们相互间互动过程的现实构成的;在现代社会学中,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和现象学社会学等流派都是从现实个人活动或互动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把人看成是创造社会的能动主体和本质力量。进而言之,人只是一个自我,自我意识乃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核心,是人区别于动物而成其为人的首要品质,因此,人和社会的发展必定也与人的自我意识之发展有关系,研究社会发展也就应该考虑到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因素与作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H·米德(1863——1931)早在本世纪初就已把“自我”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了。他作为社会学理论中的符号互动论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主张社会制度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建立起来的,而“自我概念”对于人们的行为,对于人们互动伙伴的选择,对于人对他人反应的解释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作出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我们自我概念的表现。”〔2 〕米德认为,自我概念是在承担他人角色并从他人观点把自身看作是客体时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概念是那么重要,人们会牺牲对其他许多需要的满足,甚至牺牲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也要按照自我概念来行动。“米德理论中所显示的关于社会的基本图景表明,它是象征地建立起来的,并且反映出人们为使自身的行动与那些和他们有关的人所表现的行动相互适应的努力。这个过程依赖于人们从他人角度来看待自己行动的能力,或是建立自我意识的能力。”〔3 〕符号互动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戈夫曼也很注意自我意识的社会作用,他专门研究了人们社会化的自我与其完全自主的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开始注意到了社会发展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注:本文中“人的自我意识”一词乃是人的群体自我意识和人的个体自我意识的统称,其含义指人对自身(或群体)的存在与特征的体悟;进一步的意义参见本文之五)。例如,衣俊卿的《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4〕一文, 就是根据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来分析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文章指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过了三次自我分裂:一是人与自然的分化——人的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二是个体与群体的分化——人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三是东方精神与西方观念的分道扬镳。东方精神与西方精神的最本质差别在于东、西方人的群体自我意识和个体自我意识之觉醒程度的不同。人类精神在西方首先经历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而清晰的分化,衍生出典型的理性精神和宗教意识,进而又经过了个体与类的深刻而彻底的分裂,转换出近现代的技术理性、个人主义和新教伦理。但在中国,人类精神的这两次分裂均不彻底或几乎没有发生。与立根于人与自然相分化的西方精神相反,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而对人与自然未分化的合一所进行的整体观照又导致了中国文化对人的整体、群体或类的强调与偏好。进而,近现代思想界的各种冲突,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冲突,其根子都深植在人类精神自我分裂的差异之中,是自我意识觉醒程度不同的反映。又则,邴正在《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演变》〔5〕一文中, 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与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态之间有着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文章以“自恋”、“自卑”、“自信”、“自省”四种人类自我意识形态对应人类从原始社会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四大阶段发展,启示了一种新的思路。另外,杨寿堪的《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6〕、 高兆明的《论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7〕、 李鹏程的《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8〕和欧小威的《全息经济学》〔9〕等,也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论及社会发展与人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虽然这样的研究在当今还只是少数人的尝试,但也初步揭示了自我意识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为追索社会历史的深层原因开拓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