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干才 西北政法学院马列研究所

原文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本文从哲学史的发展角度,探讨了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向,指出古代突出的是其世界观的侧面;近代突出的是其认识论的侧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的论述,指出了当代及今后一个时期突出的则应是其方法论的侧面。

      关键词 哲学发展趋向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哲学作为世界观、认识论、 方法论有机统一的学问, 它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理论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大致说来,古代突出的是其世界观侧面,近代突出的是其认识论侧面,而当代及今后一个时期突出的则应是其方法论侧面。

      一

      古代哲学突出世界观侧面的根源或依据何在呢?

      这是因为人和自然原本是混沌统一的。自从以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使人和自然界有了初步分化之后,如何认识、理解周围世界就成了当时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借助于想象和猜测,人们最早提出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看法大都表现为神话,经过加工,系统化为宗教。西方的“基督降世拯救万民”,东方的“如来转世,普渡众生”有着异曲同功之妙。但是,神话传说往往和人们的经验事实相违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人们借助直观和思考,逐渐提出一些既合于直观经验,又富于理性色彩的看法来,这就是“智慧”,也即最早意义上的哲学。由此不难看到,哲学正是在与宗教神话对立的意义上产生的。

      古代的人们考虑问题,往往从人出发去理解周围的“物”,也从“物”出发去理解人。比如,他们从自己的梦中感觉到人有一个灵魂的存在和一个肉体的存在,由此便推及周围的物和人一样也都有“灵魂”。“万物有灵论”之所以能在当时广为流传,原因正在这里。由此就不难理解当古代的人们看到从一个或一对祖先可以繁衍生育出众多的子孙后,推及周围的事物也理应象人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并据此提出“万物本原”、“基质”的问题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相对“本原物”,人们把直观到的个别事物称作“变体物”或“变形物”,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本原物”和“变形物”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构成了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围绕着这个核心,逐步演化出一系列的矛盾,其中主要的有:

      1.具体和抽象的矛盾。古代的人们探寻本原,最初都是把某一种具体事物指称为万物的本原。这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人们直观到的事物有一些确实是由这些东西构成,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东西都富于变化性,很容易说明一种东西为什么能够发展变化为另一种东西。但是,再易变的事物,也不能由它说明万事万物。适应着这种要求,于是在西方就出现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在东方就出现了“五行说”。与以往相比,用几种事物作为本原虽说可以说明更多的事物,但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其一,迟早总会遇到用几种事物作为本原也说明不了的事物;其二,作为本原的几种事物之间那一种更具有“本原性”,也即几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古希腊先是阿那克希曼德提出用“无限物”,德谟克利特提出用“原子和虚空”,毕达哥拉斯提出用“数”,巴门尼德提出用“存在”,直至柏拉图提出用“理念”作为万物的本原。同具体事物相比,“无限物”、“原子”、“存在”、“理念”等无形无状,没有特定的规定性。用老子的话说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既可以成为这个事物的本原,又可以成为那个事物的“本原”,也即“无为而无不为”。这样,原有的困难暂时解决了,但新的争论也就开始了:第一,人们直观到的具体事物和作为本原的抽象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第二,有些人主张用物质性的具体物作为万物本原,另有些人主张用精神性的抽象物作为本原,究竟孰是孰非呢?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开启了唯物论和唯心论长期斗争的先河。

      2.一与多的矛盾,也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人们借助于感官,直观到的具体事物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而人们探求设定的本质却是统一的,唯一的。这样,本原物和变体物、一和多、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自然就成了人们长期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原”、“本体”在先哲们看来是“万物所从出者和所复归者”,是“一”。人们往往用一去说明多,认为只要探求到并理解了某个具体事物的本原,也就理解了这个事物。那么,一怎样变成了多呢?老子提出的办法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此相类似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产生出多种数目;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气、土,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1〕

      原子论和观念论的提出者力求在本原自身寻找一和多的统一,借以说明本原物与变形物的关系。德谟克利特主张:“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它们在宇宙中处于涡旋运动之中,因而形成各种复合物。”〔2 〕柏拉图提出“感性事物都是按理念来命名的,因理念而得名的,因为众多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靠‘分有’与它们同名的理念。”〔3 〕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仍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一与多的关系。他提出本体是一,但它同时又表现为多。在具体事物之外不存在一个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的“理念”,力求把多样性与统一性结合起来,从而把这一问题的解决向前推进了一步。

      3.永恒和变化、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古人借助于感官,看到“冷的变热,热的变冷,湿的变干,干的变湿。”〔4 〕但同时又认为变化应有推动者,有归宿者。作为推动者和归宿者的事物即是万物的本原,它是永恒不动的,否则一切都在变化,变来变去,世界就会成为空无,这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具体事物的流动变化与本原事物永恒存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永恒存在虽然没有生灭的变化,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变化?如果有,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对这些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最早的要算赫拉克利特。他说:“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着,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5〕这表明,在他看来火是万物的本原, 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同变体物一样,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但变动的只是火的表现,而不是火的本质;原子论者提出:原子本身不变,变化不过是原子的分离和结合;柏拉图认为,象“美”、“善”一类的理念是具有最真实的存在,而“一大堆被众人赋予美和其它类似性质的事物,可以说是在不存在和真存在之间滚来滚去。”〔6〕这显然是把理念和具体事物, 真实存在和虚假存在,本原物和变体物绝对地割裂并对立起来。亚里士多德吸收了以往哲人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明确提出“永恒存在”是在“不断变化”的形式中存在的,从而推动了上述问题的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