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的文化意蕴探析

——兼论社会人文科学的生产力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社会步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其重要标志在于真正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转变,全面地展开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样的社会历史转变必将极大地推进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变革,开启一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的理论道路。事实正是如此,关于“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讨论,曾经普遍地启发了人们从现代迷信和传统信条中解放出来,彻底摈弃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种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附加,矫正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中部分空想成分的过分推崇,终于有可能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实际工作之成败得失的根本尺度,从而在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然而,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历史转轨,都往往需要具备充分的、日趋全面而成熟的理论准备,否则,将难以免除实践中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历史回流与曲折。当前,在值得认真加以讨论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内涵、途径和意义问题,仍待进一步讨论清楚。有论者以为,生产力只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具有社会属性,由此便提出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生产力,而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则不具有生产力意义的见解;同时,认为发展生产力只能引起纯经济的、实惠的、增加社会物质流的效果,而不可能具有超经济、超实惠的无形价值的文化意义,并据此把发展生产力仅仅归结为物质文明建设。于是,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设计,似乎必须对生产力的发展加以抑制,甚至把文明与贫穷结缘,崇尚那种“共同劳动,共同享受”的原始平均主义。显然,此类问题关涉着社会历史运行的总体方向,不能不讨论清楚。

      (二)几个与生产力相关的概念

      为了从理论上全面把握生产力内涵,有必要分清生产力要素、生产能力或劳动力、现实生产力这些看似相同,实则同中有异的分支概念的含义。在生产力的当代理论研究中,人们已经惯于使用“生产力系统”概念,用以突出生产力研究的辩证方法,但是,这一概念本身却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确切说来,生产力系统实际地包括生产力要素系统、生产力能力系统和生产力效用系统等子系统。

      生产力要素是彼此相互分置的存在,只是从构成生产力源泉的角度才被视为系统。马克思曾就此作出如下表述:“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这里所分析的生产力要素中,既有物的要素, 又有人的要素;既有直接可感的实体性要素,又有以人的智力素质为内容的非实体性要素。而其中的每一具体要素又可作进一步的析分,例如,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外在自然条件,则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 〕以上可以分别作考察的诸生产力要素,是生产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或源泉。

      然而,在诸生产力要素彼此分置或相互极不协调的情况下,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则难以形成和发展。只有借助于现实人的主体能力的中介,亦即借助于生产力的能力系统,方可实现生产力要素向现实生产力的过渡。关于生产力的能力系统的确切含义,借用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 〕在生产力的两种实体性要素中,生产力的物的承担者是自在的、消极的、没有任何目的和追求的为他存在;而作为生产力的人的承担者则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他们是自为的、积极的、有目的和有追求的能动存在物。至于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即人的智力的总和,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因其自身的特点而不可能单独地创造出任何财富,因此,没有现实人的创造性活动,没有人运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于生产劳动过程,生产力要素就不可能融汇和提升为现实生产力。只有通过主体活动和劳动力的作用,外在自然力才具有生产力的意义,人的智力也才能外化为现实的力量和客观化的存在。生产力要素的人化程度以及人类智力的外化程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和确证,直接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所谓生产力的效用系统,是指生产力对于主体的价值意义。人们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利用、改造一定的生产力要素,使之相互结合为现实的生产力,用以生产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是说,人们占有和使用现实生产力的结果,不仅能够借以获取物质的、经济的实惠或外在有形效益,同时能够借以获取超经济、超实惠的精神文化效用或内在无形效益。后者通常被称之为人们精神上的享受、满足与愉悦的美感、幸福感。唯其如此坚持生产力“双刃剑”式的两面效用观,才能保证生产力有益于人的正向发展,即既可在谋取经济效益、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防止发生人的价值扭曲和主体失落;又不至于仅仅停在空洞的精神说教而无视或拒斥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人之为人的欲望。

      在考察生产力的效用系统中,当前越来越凸现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当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作用力度空前增大,从而获取的经济效益也迅速增加。然而,经济效益的获得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总体价值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出现反向效益或负面价值。当着人们改变自然界的活动结果不是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是由于对于自然富源的无节制的掠夺和对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屡屡招致自然界的“报复”,那么,这样的生产活动无论暂时能够带来多么诱人的实惠,也都在根本上有悖于人类自身的总体发展的价值目标。在自然界越来越打上人的活动印记的今天,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是生产力效用系统的指示器,而且是衡量主体素质和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尺度。这就是说,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由于人们凭借巨大的生产力肆虐自然界所导致的有害于人类自身的负面效果,其危害性决不亚于曾经为马克思所揭露和抨击的那种社会异化现象。因此,追求和创设人与自然界的新型和谐关系和新型人际交往原则,尽量充分而全面地发挥生产力的正向效用,是当今世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和有机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