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观与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较量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论辩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友成 辽宁鞍山市机械工业局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本体论方面根本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一般唯物主义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物质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哲学。(参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物质观新探》一文和《新视野》1995年第4期杨耕《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在此陈述一点不同见解,仅供参考。

      自古以来,哲学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则,即哲学体系都要按照唯心、唯物(一元论)或者唯心唯物兼而有之(二元论)这种“唯×”的本体论模式来设计。相应地,对这种哲学体系的解释和评价也要以这一模式为标准。即要判断某一哲学体系的特征就要在这一体系中搜寻有关本体论立场的蛛丝马迹,然后作为结论判定其为“唯×主义”。

      在中国语言中,“唯”作“独、只有”解。那么哲学上的“唯×”对于哲学所思考的对象——世界而言其意就是:世界是×的世界。而之所以万物丛生的大千世界能够被说成只是×的世界,那是因为哲人们的头脑中有形而上学,能在思维中去追踪有形事物的无形因子,并能在思维中构筑有形世界的因果模型。几千年来哲人们就一直陶醉在这种凌驾于常人之上的思辨能力之中,把通过这种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本体论世界观看作纯而又纯、永世不变的哲学章程。

      可以想见,从这种正统的哲学范式出发来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区别这一哲学与其他哲学体系之间的差异,就不能不是本体论的。然而若照此办理,不仅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而且还将埋没马克思哲学给整个哲学带来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变革,以致于迷失我们今天哲学的发展方向。

      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不仅不是本体论的,而且是从根本上反形而上学的,是从世界观这一哲学根本宗旨出发的科学对形而上学的超越,她所要实现的目标是科学地描绘世界图景和从世界观中将形而上学彻底驱逐出去。

      这一观点的前提是:承认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也就是说,承认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解释和说明世界,并且这个世界是客观的而不是观念中的。同时,反对以“世界”概念的广延和抽象为由把哲学看作关于观念中的“世界”的逻辑体系的形而上学建构活动,以建构体系为目的,视“世界”为创立体系的媒介的这样一种哲学出发点,详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对立物而诞生的

      如果我们承认哲学是世界观,那么就必须承认世界观的表达形态不会只有一种,而是应该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深化而变化其形态的。

      本体论作为世界观的表达形态,它是这样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观察世界是高度同化和约简的。也就是将一切都统统在思维中回归到想象中的开端,如回归到上帝、绝对精神、物质、阴阳和气等等抽象的普遍概念。把它们当作世界观的终极目的。其思维方法是有限的归纳,无限的抽象和演绎。这种世界观中的“世界”是被抽象的思维所臆造的僵死的和非现实的世界。

      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这种世界观是人类关于客观世界的实证知识还远远不足,世界展示给人的还只是极朴素和单纯的一面的早期阶段的产物。因此是属于原始和初级形态的世界观。对于这种世界观,恩格斯在评论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时说:“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228页)

      必须承认,本体论世界观在人类从最表层、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意义上把握世界的自在阶段发挥了通向文明和自为的桥梁作用。但是这种世界观终究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因此,当人类的发展脱离了蒙昧时期,随着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需要了解与自己关系日益密切的世界在其实际的时空存在中所展开的真实面貌,以便获得对世界的具体统一性的把握时,便必然要摒弃这种古老的世界观,而去寻求能满足自己已经发展了的需要的新形式的世界观。

      历史适时地将这种变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十九世纪初,当上一世纪蓬勃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在向哲学昭示一个新的世界,等待哲学给予全新的解释时,黑格尔给出了第一个回答,然而给出的却是一个头足倒置的世界即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紧接着费尔巴哈从否定黑格尔的方面给出第二个回答,结果给出的又是一个脱离实践的现实基础的“人”的虚幻的世界即他的人本主义世界观。

      显然,尽管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把着眼点放在了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但却仍然是在各自的思维中去构筑这个世界的因果模型,而没有从世界的现实存在中去发现其客观的理性本质。

      就在这新面孔的世界亟待说明,而形而上学哲学又面临穷途末路之际,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了。马克思立足于哲学要科学地解释世界这个唯一宗旨,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立场上,集中批判了旧哲学脱离现实地说明世界的形而上学弊端。他在批判黑格尔派哲学时说道:“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66 页)对于一般的形而上学哲学他说道:“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同上书,第73页)正是在这一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包括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哲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