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哲学的功能角度探讨哲学,提出了“哲学是智慧之学”的新命题。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之:1、哲学能增长智慧;2、哲学促使了谋略学的产生;3、哲学智慧成就科学事业例说。 文章认为,应把哲学从“政治哲学”和“书斋哲学”的圈子中解放出来,让哲学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关键词 哲学;功能;智慧之学;增长智慧;谋略;成就科学事业 什么是哲学?一般的回答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从本质上来回答什么是哲学,无疑是正确的。但若换一个角度,即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则哲学具有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功能。换言之,哲学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何以能成功?或者说成功的奥秘何在?这就不能不归结为哲学含有智慧,能赋予人智慧,能使人聪明,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观察和认识事物,使人们在诸多社会活动中(如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立身处世等)作出正确的思考、判断和决策,并能在实施中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认为,哲学因其含有智慧性,因而也可以说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是智慧之学。 事实上,“哲学”一词的本义即含此意。“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philosophy,本义为“爱慕智慧”。古希腊哲学即含有丰富的智慧,古希腊哲学家就是一批富于智慧的人。所谓智慧,是指人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能力。中文将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亦是有所依据和恰如其份的。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但“哲”字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如《书·臬陶谟》云“知人则哲”。“哲”既是字亦是词,《说文解字》解释为:“哲,知也。”“知”与“智”在古代是通用的,均含有知识和智慧之意。先秦时期还出现过“先哲”、“前哲”、“哲人”等词语,它们均指具有贤德和智慧之人(如孔子)。由此可见,中文的“哲学”和西文的philosophy,其词义是一致的,均有智慧之意。因名循实,哲学亦是名符其实的智慧之学。 但事物的名实之间并非都有一致性,有时仅是一种随意性的约定俗成。因此,仅从词义上来说明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肤浅的,也是不够的。下面,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证实之。 一 哲学能增长智慧 哲学的益智、广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哲学提供的科学的思维能益智广智 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说“哲学是人类的思维之师”〔1〕, 此话不虚。从哲学的特性看,哲学是高度抽象的,它能超越具体事物而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哲学原理,它本身即是科学思维的产物。哲学体系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亦是科学思维的产物。因此,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中无不蕴藏着科学思维,人们科学思维的获得离不开哲学。人们通过哲学,在接受哲学理论的同时就受到了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薰陶,就把握了科学思维,思想会变得逻辑化、深刻化和科学化。哲学使人深刻,原因正在于此。此外,从哲学的研究对象看,哲学除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外还要研究思维规律,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思维是哲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探讨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亦是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后来就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两门分支学科——逻辑学和思维科学,目前逻辑学又派生出一门逻辑推理学。逻辑学研究纯粹的思维形式,它能使人们的思维程序化、精确化。思维科学着重研究思维形态(如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线性思维和立体思维等等),它已超越逻辑学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等纯形式的研究,能使人思维优化。逻辑学和思维科学均由哲学派生出来,属于哲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均可纳入哲学范畴。哲学研究思维,自能提供科学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形态。 科学的思维必能增长智慧。智慧与思维的关系极为密切,智慧是运用科学思维而产生的一种能力,它能对事物作出独到的辨析判断,它能拿出巧妙的对策和形成富于创造性的决策,它能使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具有过人之处。思维虽然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离不开思维。心理学家潘菽教授认为“智能”即“智慧”和“才能”,其特点是思想,思想的核心是思维〔2〕。由此可见,没有思维就没有思想,就没有智能, 也就没有智慧。此外,哲学的分支学科逻辑学,被普遍认为是提高智力的工具,逻辑学家孟宪鹏教授认为逻辑推理学是提高智力的工具,主张让它在人类智力和智能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据此, 可以说思维对智慧具有决定作用,而哲学提供的科学的思维能激发和增长智慧。 2 哲学对规律的研究能益智广智 智者自有其高人之处。善于预测是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志,即善于根据已知预测未知,根据现状预测未来。预测不是占卜相星,它是对未来的一种科学的设想,如市场研究中的市场预测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各种“猜想”。科学的预言终能被证实,如贝·塞尔对天狼伴星的预言,如英国物理学家格斯里的“四色定理”猜想,如法国数学家费尔马的“费尔马大定理猜想”等等。对预测的研究形成了预测学,它又派生出经济预测学、社会预测学、科学预测学、技术预测学、军事预测学等分支应用学科。预测学认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是预测的两大依据——哲学无疑能提供此种依据。哲学揭示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走向,使人们能科学地预测未来,作出能被未来证实的设想。另外,从整体上看,哲学是一门揭示规律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的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哲学对规律的研究和重视,无形中也给人们注入了“规律意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可以发现的),促使人们形成这样的意识并用以指导实践,用于探索未曾揭示的具体事物的规律。这也有助于人们对事物发展的预测。 预测成功得力于哲学的例子颇多,恩格斯预测普法战争即是一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恩格斯在《派尔——麦尔新闻》上连续发表多篇战争评论,准确地预测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8月下旬, 当法军战报大肆宣称自己的胜利,而普鲁士又自称自己正向巴黎推进时,恩格斯却预言:普军主力绝不会向巴黎推进,而会朝着东北方向前进;法军将逃至东北边境色当,尔后可能投降。果然在一周后的9月2日,法军在色当附近升起了白旗〔4〕。恩格斯的预测之所以如此准确, 原因虽然不止一项,但对哲学普遍规律的把握和以“规律意识”研究普法战争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亦是一例(假说也是一种预言)。此假说后来被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所证实,它已成为天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此假说能成为科学预言,也得力于“规律意识”: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他认定物质运动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因而太阳系的形成,也是物质按其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