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发生和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并通过各种思想材料(包括未来发展的前馈信息)的输入和哲学思维的加工才实现的。哲学形态的演化和更迭,依赖于哲学内部的信息输入、输出和加工处理,这样就使得人类的哲学思维,好比流动在实践河床上有着各种源泉的流动之河,不断地设置(再现)自身,又不断地超越(发展)自身。基于此,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把实践提高到首要的地位上,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和自然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直接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它“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的现实时代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不论在其世界观的转变时期,或是创立科学的思想体系时,都是根据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阐述自己的思想,创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其理论结构是:按照实践逻辑展开,对当代社会实践结构的哲学抽象。 1 实践的需要是理论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切进步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排斥一切门户主观之见,在它的全部发展中并不存在一脉嫡传的“道统”。实践赋予它以时代的理论权威,而它所承认的权威却仅仅是实践。系统辩证论作为一种当代哲学体系,它表征着时代的高度和发展趋向。这种高度和趋向的获得,在于对过去历史的全面扬弃和对当今现实的相对超越。哲学是在理论中把握它的时代。系统辩证论的产生,不是激情的冲动和门面的装修,而是实践的需要,时代的呼唤,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从当今实践中进行创新。创新并不是割断历史,而是对前人优秀科学成果的继承。系统辩证论的确立,一方面是在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前提下,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补充、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是立足于当代,在对现代科学成就进行科学抽象和哲学概括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发展到系统辩证论这个新阶段。 “哲学研究的首要精神是勇敢的自由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从“以物质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走向“自由个性”的前导。如果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没有这种自由精神,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如果现今的哲学研究者没有这种“自由精神”,那就不可能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任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家,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去从事变革社会实践的活动。但任何一个称得上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即使他处在理论权威的地位,也没有权利禁止不同学术观点和流派的产生。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在社会实践没有作出最后仲裁之前,不应当借助超学术的手段扬已抑彼。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发挥一切崇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的探索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社会实践,其探索的成果又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推动和引导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在不断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实践自己的自由本质,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又把价值变为动力。所以哲学不依靠任何权威,不论是传统的权威、启示的权威,还是占统治地位的权威。相反,它考察一切权威,对其根据进行研究。它对一切被公认为不言而喻的事物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所谓哲学“才能”,哲学思考力,也就是这种在看来不成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的能力。它立足于现实,在反映个别现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它在高层次上设疑,在最低层次上立论,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改造世界,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因此,哲学的历史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的历史,而不是作出“终极”答案的历史。只有永恒的问题,没有永恒的答案。正因为如此,科学的信仰不过是哲学前进的驿站,不象宗教那样,是永恒的归宿。所以,所谓“信仰危机”,只有宗教家才觉得可怕,对于科学的哲学来说,由于实践赋予以活力,根本不存在“信仰危机”。“信仰危机”是宗教的专有名词。当今社会有不少的人借用“信仰危机”这一名词来说明对科学理论的呼唤,这是可以理解的。理论家、哲学家应当挑起创立适应时代需要的科学理论与哲学的历史重担,引导社会前进。 开放性是哲学的生命。对于哲学来说,提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要求,不等于确立终极规范的要求。哲学要实现其自身特有的价值,就必须摆脱终极的诱惑,使其理论体系保持开放。谁认可现成事实的绝对必然性和合理性,谁把已有的事实当作唯一可能的事物加以接受,并把自己的认识是否符合这个事实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不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谁就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2 哲学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哲学从来被认为是高深的学问,是“爱智”,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但在现实生活中,哲学问题却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不是唯物辩证法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把它教条化、抽象化的结果,在划时代变革的当今世界,却往往使聪明人变成“傻子”,于是人们不得不问:哲学是什么?它对我们究竟有何用处? 哲学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文化是人类满足自己需要的不同方式,哲学也不例外。如果哲学不能满足人类的任何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科学的本质是认识,宗教的本质是信仰,艺术的本质是热情。认识、信仰、热情构成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有一种看不见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结构是否合理,需要有一种超乎这个结构之上的意识加以审视。这个人类自我审视的意识只能是人类自身的智慧。人类为自己超越自己,他必须假定一个新的高度。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就是在这个假定的高度上审视自己和审视世界。在最高层次上设疑,在最低层次上探索的意识,它必须从不断吸收和不断促成新思想中取得活力。也象生命一样,它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存在,只有面向未来才能获得此时此地的立脚点。正因为如此,许多科学上的重要发现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哲学。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曾经深刻地影响了自己时代的哲学。哲学由于这种影响而生机勃勃。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发展的特定形式,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其结构与动力的统一便是实践,哲学应当是哲学,而不应该是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要求在实践基础上把哲学抽象地思考的事物变为现实,并抛弃其思辨的抽象性。哲学以其主观性与具体科学相区别,也以其主观性与宗教和艺术相联系。狭义的“主观性”概念,作为与“客观性”相对立的概念,与“主体性”概念有所不同,“主观性”是个别差异的肯定;主体性则是“类”本质的肯定。哲学思考,作为主体性的人的自我意识,固然是“类”的活动,但其实现却有赖于个体人的自我发展。所以不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哲学,而且不同的个人也可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哲学。正因为如此,一种哲学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觉得正确,究竟是否正确,最高裁判权属于实践而不是任何理论权威。科学却不是这样,它的真理性是唯一的,对一切人都是唯一的。艺术与哲学却有某些相同之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表达形式。前者是意象,后者是抽象;前者是感性情感,后者是理性情感,是一种理性的力量。理性具有结构性,感性具有动力性。说哲学是结构与动力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哲学是思辨性与直观性的统一。哲学的王国不是现象的世界,也不是规律场和语义场,而是一个意义与价值的王国。意义与价值,这是哲学作为人类精神动力的理论结构。作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就应当立足于实践,通过科学的抽象,把各种不同的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实践是意义与价值及其王国得以构建起来的依据。它不是完全客观的,也不是完全绝对的,而是要由人去不断地创造和不断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