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新创见

——读刘泽民《超前认识论》的体会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秀宝 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部

原文出处:
理论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超前认识论》是刘泽民同志撰写的一部专著。这本著作提出的新颖而重要的哲学理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第三个方面的命题及其相关内容,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新创见。

      按照传统的说法,根据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讲的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源的东西,何者是派生的东西,即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讲的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物质可否变精神、客体可否主体化的问题。刘泽民同志在《超前认识论》中又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三个方面:“世界应该怎样,人应该怎样去改变世界”,主要讲的是认识的能动作用问题即人的认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问题,回答认识可否改变世界、精神可否变物质、主体可否客体化以及怎样改造世界、怎样变物质、怎样客体化的问题,这是一个与哲学本体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哲学认识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不同的新的哲学逻辑体系—哲学实践论的逻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与新课题。

      人怎样改造世界呢?刘泽民同志在书中指出:“人们在现实中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之前,首先要在观念中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程序是通过观念改造和现实改造两个阶段或步骤完成的。”(见本书第16页)这种“对客观世界的观念改造”,本质上也是一种认识论和反映论,但是它和我们过去所讲的主观对客观存在反映的那种反映论性质的认识论(理论理性认识)不同,它是以人们认识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的实践为其认识对象与任务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把客体未来运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与规律(客体事实)纳入哲学认识论的视野之内,而且要把未来主体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主体事实)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同时还要把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也纳入哲学认识论的视野之内。所以,这一认识论范畴,已经不属于理论理性认识,而属于实践理性认识了,属于在观念上改造世界的“超前认识”了,是关于改造世界的新认识论。正象刘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只有进行超前认识论的研究才能在哲学上回答世界应该怎样,人能否改变世界以及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解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三个方面。”(见本书第17页)这就是“超前认识论”所提出来的逻辑思路与立论依据。

      那么,哲学基本问题第三个方面的命题及其“超前认识论”的立论,在哲学上能否真正站立起来呢?对此,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正象《超前认识论》的开篇中所指出的:“人类社会对其未来的关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总是期望着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并在把握未来的基础上改变或创造自己的未来。”(见本书第1—2页)所以,从人类认识的对象和任务来说,过去、现在、未来都应被包括进去。应当说这一认识论的课题与任务的提出要古老得多。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在认识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同时也要认识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人们的认识不仅可以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且可以划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还可以划分为后馈认识、即时认识和超前认识;人的实践运动也可以划分为历史的实践、现实的实践和未来的实践。这一存在与区分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一种新现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不仅是关于人类认识运动、实践运动的历史总结,而且又是人类所获得的关于整个地革命地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的超前认识论,只是人类的这一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在过去还没有被作为哲学形态的重要理论范畴和体系建立起来罢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并未讲过哲学基本问题第三个方面的提法,但是世界应该怎样,人能否改变世界以及应该怎样改变世界的问题,实际上早就由他们提出来了。马克思在他的第一个关于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的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曾十分深刻地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特别强调“革命的实践”。强调“‘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强调“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从它的矛盾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7、19页)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他们的哲学归结为实践唯物主义,并十分深刻地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同上书第46页)“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批判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即使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也有特别的实际意义。德国的革命过去就是理论性的,这就是宗教改革,正象当时的革命是从僧侣的头脑开始一样,现在的革命则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同上书第8、9、14页)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讲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批判的活动”、“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运用批判武器的批判”、“无产阶级要把哲学变成现实”、“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这些重要的哲学命题与任务,实际上都已不是哲学本体论与哲学认识论范畴的问题了,而属于哲学实践论问题了。所以,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中可以逻辑地得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应当包括其哲学本体论、哲学认识论的体系而且还应当包括人类改造现存世界、变革现存世界实践活动的哲学实践论的体系,这三个方面体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才算全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整个大厦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