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当代哲学发展的主流或主要趋向归结为多元化、分化,虽符合实际,但似嫌笼统,而应以“哲学逻辑”演进的规律性为依据具体地考察与把握在多元化、分化中的真理趋向及代表真理趋向的哲学。 (一) 哲学逻辑是围绕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演进的,对这一根本性的哲学问题能否自觉坚持与正确回答是有关哲学代表真理与否的主要标志。哲学逻辑的演进又有其继承性,能否继承与发扬哲学真理性传统,是其代表真理与否的另一标志。而归根结底,哲学代表真理与否则取决于它与实践的关系,取决于它是否自觉地以实践为基础。因此,以哲学逻辑的当代演进为尺度衡量诸哲学派别,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其他哲学派别不可比拟的理论优势,可将其判定为当代哲学主流之代表。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当代哲学的主流,由于它自觉坚持与科学回答了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剖析现代哲学的诸多课题,就会发现课题多样化,并非抛弃而是拓宽与加深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代哲学探讨的诸多课题中,以人的问题最为引人注目,几乎各派哲学,甚至观点截然对立的哲学派别都把它置于重要地位。以人为主题的人本主义哲学强调哲学的任务即在于对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等问题予以合理的说明,他们认为哲学即是人学。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哲学人类学、解释学等倾向于人本主义的流派,剖析其共同的缺陷在于它们认为以人为本体,而又把作为本体的人归结为人的主观性,甚而归结为非理性的意志,因此带有浓厚的以至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重视人的问题的研究。据此有一种见解,认为应把哲学基本问题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转换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种取代的根据主要是认为后者是现时代提出的突出课题,因此应成为哲学的主题。如果从哲学的浅层来看,这种说法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从哲学的深层来看,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截然对立的,作为哲学问题的人的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其本质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坚持与掌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抹煞哲学的多样化课题,也并不抹煞作为现时代的人的课题,而恰恰是科学的阐释包括人的问题在内的诸多现代哲学课题的前提。回顾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一直存在着“抽象人性论”的唯心史观、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伦理价值观、狭隘的民主观以及空想的虚假的人类解放观等根本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人的理论的一系列问题上坚持从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高度予以探究,才克服了这些根本缺陷,赋予人道主义以科学的形态,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明显地高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当代哲学的主流,由于它继承和发扬了哲学的真理性传统,它是当今世界哲学中唯一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并从自然观贯彻到历史观的哲学。我们考察现代各派哲学多样化的观点、研究方法,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互补性质,它们各有独到处,但并不能据此而认为它们都具有同等程度的真理性或认为无真理可言。现代哲学的发展并未抛弃哲学的真理性传统——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只是打破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狭隘界限,即打破了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仅仅限制在本体论,或仅仅限制在认识论、人学的狭隘领域,从而开拓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异常深广的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向新的研究领域拓展,从现代各派哲学的多样化的观点、方法相互比较中汲取营养,求得发展,因此,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现代各派哲学的研究进行“综合”的哲学观点、哲学方法和哲学活动。这种“综合”并不意味着调和、折中,而是分清是非、检验和发展哲学真理的必由之路。所谓“综合”,即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现代各派哲学以及它们的比较中发掘真理性的因素,发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由于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许多有影响的派别不论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企图超越或竭力回避以至拒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它们也借口在旧哲学中被束缚在纯思辨哲学或抽象本体论、形而上学体系之中而一概予以抛弃。而对这种哲学,我们要从中发掘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确实艰巨,这个任务应当也只能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承担。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当代哲学的主流,由于它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作自己的根本原则。哲学逻辑的“自身反思”的普遍本质,只是揭示了哲学的相对独立性、哲学所具有的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不意味着哲学具有绝对的独立性、绝对的封闭性。历史上以至今日都有杜撰这种绝对独立、绝对封闭的哲学体系的,其结果都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实际上,包括这种“绝对”体系在内的一切哲学无不依托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为一定的实践服务。即哲学逻辑不是毫无依托的,任何哲学都不是在毫无依托的哲学逻辑的“反思”中演进的,哲学及其逻辑的最终依托是社会实践。现代哲学多样化的“哲学逻辑”,归根结底要到现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中去寻根探源。但是实践对哲学的推进要通过“哲学逻辑”,因此离开哲学自身的逻辑,也会把从实践中寻根探源的工作落空。从实践基础和哲学逻辑两方面考察现代哲学多样化的派别,突出的是,在西方世界分析类型的哲学大为流行,在更广阔的全世界范围,无论分析类型的哲学还是综合类型的哲学都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其原因在于现代实践和科学的迅猛发展向哲学提出多方面要求,而传统的综合类型哲学难以满足,使哲学职能的分化和传统的直接以世界的普遍性问题为对象的哲学衰落在所难免,分析哲学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现代实践,社会的动荡、变革,科技的日新月异,又都推动了主体意识的增强,促使人学的繁荣。再加以这种担任狭窄职能或重视个人实利的哲学,并不触动西方世界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反而在不同程度上给被统治的人们以精神上的寄托,使之安于现状。特别是人本主义哲学同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十分吻合。上上下下的需要,使人本主义哲学兴盛,甚至非人本主义哲学也向它靠拢。但是包括人本主义哲学在内的现代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不同程度上和实践脱节,它们并不自觉地以实践为基础,它们是依托于和服务于狭窄的实践的。这同哲学的本性是不适应的,因而都不免失之片面。判定它们在总体上陷于唯心主义并非我们的武断,而是它们的“哲学逻辑”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的。当今世界哲学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以实践为基础、为实践服务。它植根于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实践。而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新的社会纷争以及社会改革、技术革命都促使共产主义实践转换战略策略,开拓新的实践领域。这种内容宽广而深刻的共产主义实践,同哲学的本性是相适应的,因而能够克服哲学职能分化所带来的哲学观点上的片面性,通过新领域的探索发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代表当代哲学发展的主流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