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兆明 甘肃省社科院哲学所

原文出处:
兰州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宏观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实践看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正确的。但在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脑科学和行为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仅仅从宏观角度解释认识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这些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站在微观的角度来具体揭示认识背后复杂的动力机制,这就有必要对非理性因素加以研究,本文仅就欲望和动机、情感和情绪、兴趣和爱好、信念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所起的作用作些具体分析。

      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都揭示欲望和动机是人的认识的内在动力,它们调动、激发着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推动着人不倦地去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奥秘。欲望和动机之所以具有如此的作用在于其根源性即人的需要。需要是人们的本质属性。人有着丰富多样的广泛需要和不断增长的无限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9卷,第130页), 然而人的需要是通过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即生产活动来满足的,因此,需要以及得到满足的需要将其满足方式所不断引起的新的需要,是人的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当人的客观需要被主观表现出来时,它的最初形态就是欲望。欲望如果没有理性参与往往停留在单纯本能和机体的无意识冲动的水平上,表现为一种盲目的而又不可遏制的力量。如果现性参与欲望就使欲望获得一定的疏理、引导和升华,成为愿望。当欲望或愿望成为激励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意图、打算或心理冲动时,便是所谓的动机。马克思曾指出:“愿望是由激情、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各种纯粹个人的怪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4页)。这是说,欲望、愿望、动机是客观需要状态的反映。当这种反映与客观需要相一致,就表现出合理性;反之,这种反映与客观需要不相一致,就表现出不合理性。而合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人的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作为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的欲望、愿望、动机强烈地影响着认识的过程。例如,它们决定着认识对象的选择,在主体欲望和动机辐照范围外的东西往往不能成为认识对象;它们也制约着人对对象的理解,人往往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对感觉材料进行取舍和解释。实践证明,一个对象与我们的欲望、愿望、动机联系得越紧密,我们就越易对它认知。例如,一个在街头焦急地等待女友的小伙子,一眼便能从对面来的成百的女性中认识自己所需要等待的女友。而等待的时间越长久,这种认知力就越活跃、越清晰。当个人欲望、愿望和动机恶性膨胀时,有可能导致主体不顾实际、歪曲事实,使认识与客观对象相脱离,从而陷入主观任意的泥潭。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随时调动自己的欲望、愿望和动机,使其有利于最佳的认识状态的形成,无疑是认识的必要条件。

      兴趣和爱好对认识过程也发生强烈的影响。这是许多心理学家所共识的问题。所谓兴趣是一个人优先地对一定的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的。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对什么样的对象发生兴趣。需要广泛,兴趣也就多样,需要变化了,兴趣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不同的阶级和个体,需要各不相同,兴趣也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当然兴趣引起人们采取行动,主动积极地去接触这种事物时,兴趣就变成爱好。只停留在内心向往,期望和等待状态的兴趣,是一种缺乏效果性的兴趣,不能称之为爱好。兴趣和爱好作为认识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作用,通常以兴趣和爱好的持续性、倾向性来实现。从它们的持续性来看,短暂的、变化无常的兴趣使人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不可能推动人去深入科学的迷宫。只有稳定的兴趣才能使人锲而不舍,不懈地穷究事理,在认识事业(即科学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的人大抵都有广泛而专门的稳定性兴趣和爱好。并且这些兴趣都是富于效果性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叶公好龙”式的内心向往。从倾向性来看,兴趣和爱好直接制约着人对认识过程中获得的信息的取舍和解释,人们之所以对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之毫无兴趣。在众多信息中,人去“见什么”、“闻什么”,大抵是要受到兴趣和爱好的筛选的,对经过取舍之后保存下来的信息的解释和理解一般也受到兴趣和爱好的影响。在心理学的“鲁奥沙赫墨迹试验”中,由墨迹所构成的模糊结构的模糊程度,可以造成各种不同的解释。每一个观看者都自动地选取最适合于他自己心理状态的解释。出于同样的道理,艺术家总是以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摄影家总是以照相机的眼光看世界。

      可见,兴趣和爱好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同时也是认识发生偏离的主观根源之一。因此,培养好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兴趣和爱好的品质,是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

      情感和情绪都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内心体验。一般说,凡把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为情感(激情、心情、热情是情感的三种形态),凡把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为情绪,可见情感和情绪都与需要相联系。当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肯定性情感即使人愉快的情感;反之,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否定性情感。由于需要所使然,情感也会形成一定的欲望和愿望,成为人进行某项活动的动机。从这里就不难得出,情感和认识也是非常紧密相联的。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25 卷,第117页)这是说情感影响着认识;另一方面,认识也制约着情感。 因为客观现实并不能直接产生情感,只有被人们认识时才能在心中激发起情感。俗话所说的:有所知才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追求真理的动力。无数事实证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人精神振奋,不倦地追求真理,充满自信,更乐于助人,乐于接受有说服力的意见;消极的情感状态使人精神倦怠,缺乏自信,更易于向困难低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