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的存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的集合构成了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总前提。康德曾将认识存在的前提认定为自在之物、主体和先验认识形式。〔1〕这虽只是对成人认识而言的,但却给我们以某些启示。就个体认识的发生发展而言,事实上先在地存在着两个关系项——“人”与外界环境。“人”即未来的认识者,先是儿童,而后发展成成人。环境是同“人”(儿童最初意识不到这点,而成人意识到了)发生联系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的总和。认识的出现显然是上述两个关系项交互作用、不断分化和展开的基本结果。 一、结构前提:人的提升 个体认识发生之初的“人”,显然不会是纯粹的“无”,而是一种“潜有”;否则,在此后的认识中他就不会真正作为主体建构起自己的认知图式,并主动获得相应的认识结果。那么,对个体认识存在而言,这种前提意义的人有哪些因素最值得重视呢?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以及认识发生发展的实际机能过程,可知作为生物学进化的结果和作为社会遗传的产物两项因素最为重要,在个体认识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之上升为主体,也正有赖于这两项因素的综合作用。 1.认识个体的生物进化前提 根据对成人认识的研究知道,人的生物机体既是认识主体的物质载体,又是其借以发挥自身认识能力、实现自身认识目的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手段。正是凭借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机体,人才能最终从事各种社会性的意识思维活动,实现对于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观念掌握。 众所周知,个体人在胎儿阶段的短短200 多天中迅速走过了人类在其进化历史和原始发生上几十亿年的漫长历程。正是这条道路以缩影的方式重演和再现着人类种系的机体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且规定着人的感知、思维器官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和认识能力的形成,从而为人类个体认识的出现奠定了生物学的现实基础。在这里,感知——思维器官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个体认识的存在尤其具有先决性作用。可以说,个体人的感知和思维器官系统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程度,与个人的认识发生发展水平和程度具有正比递进的相关性。 大脑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器官,形成后的人脑是由神经元高度组织起来的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功能的系统。大脑包括许多在结构和机能方面各不相同的神经活动器官,并由神经通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脑是认识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脑量和神经元的数量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动物不具有认识的能力是与其脑量及神经元的数量有关的。人的大脑皮层有150亿个神经细胞, 并且具有联系范围广泛和反应高度灵敏的特点,因而为内在的高级心理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天地。大脑皮层的许多区域各有特定功能。前苏联著名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根据不同脑器官在实现心理反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的研究,认为脑有三个主要机能结构:其一,是调节张力与觉醒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位于脑干、间脑结构、皮质内侧部的范围内;其二,是接受、加工、保持来自世界信息的结构,这种结构占据脑半球皮质后部,包括视区(枕)、听区(颞)、一般感觉区(顶)的器官;其三,是计划、调节、控制心理活动的结构,这种结构位于大脑球中央沟前面的脑额叶各区。〔2〕这三种机能结构各司其职, 分别对应和控制着三相不同的反应特性。 根据有关研究知道,自然界普遍存在三相反应特性:①一个物体(或系统)在受到它物(或系统)的作用后,自身内部的结构、状态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所形成的新态是以自身的原态特征为参照而被确认的,称为应变;②在被作用物发生应变而形成的新结构状态中,总会或多或少地保留作用物的属性与特征,这种被作用物在应变中发生摄取作用物特征或信息的现象称为反映;③伴随应变与反映过程,被作用物必然或大或小地改变自己与周围介质和环境的关系,这种改变过程称为行为(应答)。〔3 〕在自然界从简单的无机物到复杂的有机体以至人类的长期演化中,三相特性逐渐演进成体现着有机体反应功能的三个分立而不相互联系的子系统。鲁利亚所说的三种机能结构就可看作是在脑组织中分化出来、分别控制着人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应变、反映与行为(应答)的专门的“脑器官”。三种机能区互相配合,为感知、思维、情绪等多维要素的相互制约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2.认识个体的社会遗传基础 自达尔文以来,许多学者观察到婴儿很早就可以对着成人发生微笑,时间大约是儿童出生后的2~4个月,人们发现这是婴儿早期普遍出现的现象,是一种跨文化现象。这种微笑不是由生理舒适所引起,而是与成人的交往所引起,是由微笑引起的微笑,是“社会性的微笑”。这种“社会性微笑”从何而来?达尔文、蒲莱尔等一批著名学者很早就断定是由先天遗传而来。近年来形成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也认为,对于基本的情绪来说,情绪体验和表现的神经机制是先天的,婴儿有知觉表情的生来模式,这些模式使儿童能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情绪交流;并且认为,意识的第一个结构的性质基本上是感情性的,因为婴儿最初和外界的联系与交往是同成人之间的感情性联结。〔4〕最近, 不断有人观察到盲婴在同样的年龄也开始对母亲的声音发出微笑。如果说盲婴不能通过视觉,还可通过触摸母亲的脸进行学习的话,那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生理学研究所报导的个案则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这个婴儿生来失明,而且没有前臂,但却出现了同样的面部表情。〔5 〕这些理论探讨和事实观察,进一步验证了达尔文等人论断的正确性。 既然人类婴儿出现了具有社会性的情感和需要,而且如此普遍,那就逻辑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的社会性是否可以遗传?如前所述,达尔文一开始就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近来也有一些研究材料有利于做出肯定的回答。 另据死亡学研究透露:“人对死亡的知晓是与生俱来的。”〔6〕 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对死亡的知晓乃是来自人类意识的一种内在的、先天的结构。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即使是那些真诚相信活着是受苦、死后到另一个世界才是幸福的人,他们(除极少数狂信者外)也无不千方百计地躲避死亡,而按照他们的信仰去推论,他们本来是应该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地去自杀。如果不是对死亡具有一种本能式的知晓,它往往比最强的信念还要更有力,这种矛盾的情况就很难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