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天人合一”,倡导人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觉性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在儒家的重要范畴——“诚”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事实上,“诚”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就是这两个基本特征不断发展和凸显的过程。 一、“诚”的辞源上的考察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大概从殷商开始。夏代基本上是传说时代,并未给后人留下多少可供考察的文献典籍,《尚书》中的《虞书》和《夏书》,据考证也多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们的伪造,难以据为信史。所以,有关夏代的思想,我们已是很少得知,即使是生活于春秋时期的孔子,也不得不发出“文献不足”的感慨。殷商时代已是有史时代,周公曾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周书·多士》),但这些史料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也多已散失,存留至今的主要还有《尚书·盘庚》,以及大量的金文和龟甲卜辞,为我们研究殷商文化提供了可信的史料。据考证,在《盘庚》篇、金文和甲骨文中,并没有发现“诚”字。西周时期的史料相对较为丰富,《诗经》、《尚书》中的部分篇章(注:一般认为,《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周颂》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关于《尚书》争议较大,这里,本文同意多数学者的意见,将其中的《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微子》、《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珺》、《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等20篇视为西周作品。)都是西周时期的作品,《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也可视为西周时期所作。翻阅其中,可以发现《尚书》和《易经》中并没有“诚”字,(注:有人认为,“诚”最早出现于《尚书·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表达的是人们对鬼神的虔诚的态度。其实不然。《太甲》系伪书,其成书年代在汉至晋朝之间,不足以作为考察西周思想之史料。“诚”在《易经》中也曾出现,如“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等(《乾卦》),但是,这两处“诚”均出现于《象传》和《彖传》对《易经》爻辞的解释,而《象传》和《彖传》的成书年代为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故也都不足作为考察西周思想的确切凭证。)而《诗经·大雅·荡之什·崧高》却有这样的记载:“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注:其意为:申伯缓步慢慢前行,王在郿城摆酒设宴为申伯送行,申伯回到南方去,他是诚心回谢城。)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根据人类保存至今的可信史料,“诚”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而且已经具有了“真心实意”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异常繁荣,可谓是“百家争鸣”。其中,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著作也相对保存完好。翻阅四家史料,无不述及“诚”字: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之二十二章) “若使鬼神诚有,是得其父母姒兄而饮食之也,岂非厚利哉?若使鬼神诚亡,是乃费其所为酒醴粢盛之财耳。”(《墨子·明鬼下》)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杂篇·渔夫篇》) “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 这表明,从辞源上来看,“诚”字在春秋时期已为人们所广泛使用。考其含义,多作副词“确实”使用,然而在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中,“诚”也有“真”、“诚实”、“真实”之意,他们对“诚”的这种理解,随着几家学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儒家“诚”范畴具体涵义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诚”的观念的产生 “诚”字虽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但“诚”的观念早在原始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就已产生,并逐渐由反映“人—神”关系发展到反映“人—德”关系。 “诚”从言,成声。也就是说,“诚”的涵义主要是从“言”演化而来。“言”,甲骨文作“
”,其字形与“告”(甲骨文作“
”)、“舌”(甲骨文作“
”)极为相似,均像仰置之铃,下像铃身,上像铃舌,是一个会意字。据说古代酋人讲话之前,需摇动木铎以聚众,将木铎倒置以后再发言,所以三者同出一源,为一字之异构,在甲骨卜辞中多通用,其基本含义都有“告祭”之意,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后来,“言”、“告”、“舌”三个字才逐渐分化而具有不同的意义。[1](P85-87,208,221-222)可见,“诚”字的构成本身就反映出它与原始的宗教祭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