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研究的方式

作 者:
魏宏 

作者简介:
魏宏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哲学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所用,其研究目标应当面向生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因此,哲学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应当是分析式的、探究式的和试错性质的。哲学的研究方式是哲学的生命线,哲学要求得新生,迫切需要研究方式上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 哲学研究 方式 分析式 探究式 试错性质

      哲学已经没有多少人问津了。这对于昔日曾处在社会文化中心地位的中国哲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许多人在对这种现实的反思中不乏发人深思、启人心扉的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人不是从哲学自身的内部去寻找症结,而是把哲学的失落归因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归因于实用主义思潮的泛滥。似乎哲学要获得新生,其出路就在于国家的保护,在于淡化世人对物质利益和通俗文化的欲望,在于通过体制性措施为哲学划出一块不受市场潮流冲击的圣洁之土。对此,我不敢苟同。

      无可否认,哲学的失落自然有其外在的客观社会原因。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经济体制的转轨,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都对传统意义上的一元化的教条式的哲学提出了挑战。然而,社会的这种转型也同时为多元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改革的实践遇到大量的非其它任何单一学科所能独立解决的观念性问题,需要哲学家去思考、去探索、去回答。哲学家在改革的大潮面前不是没事做,而是有着几乎做不完的事。因此,在这种社会大变革的条件下,在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的过程中,哲学却不寻常地冷落下来,哲学家就更应当从自身去寻找原因:究竟是什么样的哲学被冷落了?是那种脱离社会只有空谈无法兑现的经院式的哲学被冷落了,还是社会从此真的不再需要哲学、所有的哲学都将失去存在的土壤了?1991年10月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关于哲学的沉思》的文章。[1]该文分析了哲学与科学在研究对象、 研究主题、认识条件、思维和概念体系特点、真理标准及判定基础方面的差别,划分了哲学观念的3个层次, 提出了自己关于哲学革新的一些思路和看法,旨在明确哲学独立的地位、摆脱哲学的困境、恢复哲学的活力。现在,我想从反思存在于我国学界的正统的哲学研究方式的角度来考察哲学失落的根源,寻找哲学新生的出路。

      一

      我以为哲学的研究方式,或叫传统、或叫范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哲学前途和命运的最基本的问题。在商品或者说市场经济(我把这二者看作是本质上同一的)条件下,哲学所遇到的冷落、困境,或者说危机,其重要的根源就在于现有的研究方式把哲学引到了一条死胡同。如果说没有自培根所倡导的、自伽里略以来的科学研究传统和方式,自然科学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巨大的成就。同样,哲学的研究传统和方式如果不来一次革新,哲学复兴的希望就非常之微弱。

      哲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研究方式,这个问题决定于哲学所赖以存在的价值。对于价值,尽管哲学家你争我辩,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应该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用。哲学作为一门关于事物观念的理性化学问,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似乎非有用性,无功利性就是本来的特征之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用是一个指称对象相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是对人们需要的一种满足,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或者精神生活、实践活动或者思维活动、理性世界或者情感世界所能带来的一种积极的效应。哲学,无论其学科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如果它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能给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带来有实际意义的帮助,那不管它装扮得多么花技招展、富丽堂皇,都不过是不生育的修女。也不管它在形式上考究得多么天衣无缝、无懈可击,都不会逃脱失落的命运。因此,用作为价值的实质内涵是哲学存在的不可剔除的基础。哲学要有用,这种用不是仅供哲学家自己来享有。哲学要生存,要赢得社会的认同,就应当为社会所用。不为社会所用,就不会在社会上产生有影响的力量,就不会为世人所喜爱、所崇拜、所敬仰,也就失去了哲学赖以生存的社会价值。

      哲学要有用,要为社会所用,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所谓实际问题就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国家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在反思自我,探索人的思维、情感,及与世界关系时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一词意味着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一不是虚构的,二是有实际意义的。我们现在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酷似经院哲学,许多问题实际上不是虚构的,就是多半没有意义的。如曾热极一时的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又有什么实际意义?过去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原本的意义上指的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由于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导致技术上的重大革新,从而引起生产手段的巨大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邓小平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目的是提醒政府和全社会都来重视科学技术,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社会科学包括的面很宽,在一种意义上可看作生产力,在另一种意上又不可看作生产力。如果一定要把整个社会科学都划为生产力,或者相反地认为不具有转化为生产力的任何功能,都会使人陷入两难地步。况且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要面向市场,从市场中寻找出路。因此,在现在讨论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实际是自己人为地绕了一个圈子,然后让自己去钻,不仅在理论上无解,而且离开市场经济的现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