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行哲学教材中的关于“形而上学”的解释是有误差的。本文提出的否定意见是:“形而上学”1不能称之为世界观、方法论,而是一种思维方法,否则,就会走向旧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形而上学”者并非只讲静止而不讲运动,而应该用“凝固”或“僵硬”来取代“静止”一词;“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是直观性、极端性,“形而上学”的一切错误和缺陷都是由于其直观性、极端性所导致。 关键词 形而上学 思维方法 静止 直观性和极端性 目前通行于全国各高校的哲学教材中,使用“形而上学”一词的含义是非常明确的,对“形而上学”所下的定义也基本趋向一致。然而,笔者以为,这一似乎已成“定论”的定义,有不少瑕疵,甚至存在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探讨和矫正。对此,本文谈几点否定意见,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同仁们指正。 一、“形而上学”不能称之为世界观、方法论,而只能理解为一种和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法 现行哲学教材,大多把“形而上学”说之为世界观、方法论,如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的极具权威性的高校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互对立,是一个古老的、甚至可以说是同哲学共始终的问题。”〔1 〕在一些哲学辞典中,也有这种解释。〔2 〕“形而上学”是不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呢?对此,我们持否定看法。众所周知,“形而上学”一词最早是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当安德罗尼柯在编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亚里士多德关于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安排在《物理学》之后,定名为《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于是这个词就产生了。自此之后,一直到黑格尔之前,“形而上学”实际上和哲学是同义词。如17世纪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在晚年曾蔑视哲学理论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指出“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这里的“形而上学”就是指哲学理论。在哲学史上,首先摆脱这一传统用法,从反辩证法的意义上来使用“形而上学”一词的是黑格尔。尔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继承了黑格尔的用法,并对作为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含义作了多方面说明,完全放弃了“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的传统说法。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形而上学”的含义已经完全更新。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这是无疑的。但如果把“形而上学”也说之为世界观、方法论,岂不是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这不是继续使用早已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所放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已不存在的那种“形而上学”的含义吗? “形而上学”不能称之为世界观、方法论,而应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法,即和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法。这里,我们可以从下列两方面作进一步论证。 首先,在黑格尔的使用上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一些论述中可以证明“形而上学”是一种和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法。黑格尔说:“今试进而细察旧形而上学的方法,便可看出这种形而上学并未能超出单纯抽象理智的思维。”〔3 〕“试再对于旧形而上学的方法加以概观,则我们便可见到,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抽象的有限的知性规定去把握理性的对象,并将抽象的同一性认作最高原则。”〔4 〕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仍然是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即传统用法,但“旧形而上学的方法”则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形而上学”的含义,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5 〕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这里,“形而上学”通常也是被当成思维方法来看的。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看来,形而上学同整个哲学一样,可以概括在方法里面。……如果蒲鲁东博士不满意我们的说明,那没关系,他可以扮演修道院院长勃多的角色,亲自写一篇《经济学——形而上学方法解说》。”〔6 〕恩格斯说:“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7 〕列宁在揭露民粹主义的主观社会学的错误时也说:“纯粹先验论的、独断的、抽象的议论……而且这些理论就其存在来说已是无用的,就其基本方法、就其彻头彻尾的暗淡无光的形而上学来说也是无用的。”〔8 〕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做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活的肌体”,即把“社会进化看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9〕。 由上所述,马、恩、列都没有说“形而上学”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而称其为一种思维方法。我们的理解是,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法是有区别的。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一门哲学,而作为思维方法,则是指一种工具,它是为达到形成某种哲学(这一哲学可以是唯物主义,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而运用的一种思维工具。拓宽一些说,思维方法也包括思维手段、思维方式、思维途径等。但仅此而已,它绝不可能扩大成一种哲学理论或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