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全球伦理视域下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夏年(1954-),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编审,《世界宗教文化》主编。(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在建设全球伦理的漫长道路上,佛教伦理将起到重要作用。佛教伦理一直保持着与全球人类伦理共同拥有的价值现和道德意识与境界。佛教伦理已经具备了为全球伦理作出贡献的基础,并且可以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当然佛教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亦应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被全球伦理所淹没。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0年前的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世界宗教议会”,来自世界各地、拥有各种宗教信仰的6500名宗教徒参加了这次盛会。会上各国宗教人士讨论了当前世界的状况,探讨了建立世界伦理的可能性,会后发表了《全球伦理宣言》。现在,我们再次回顾这次会议的成果,也许会有很多新的想法。

      一、缘起

      《全球伦理宣言》的制定与发表,曾经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宣言》之所以能够得到各国宗教界人士的接受和共同认可签署,不仅经过各个宗教人士之间的长期磋商,而且本文也经过多次修改,最重要的是,会上大家都找到了能够共同接受的一个“金规则”。这个“金规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汉语来讲,其字面的含义非常明白,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再强加给别人了。与会的佛教界人士依据佛教经典找到对这条规则相应解释的条文是:“在我为不见不喜不悦者,在人亦如是。我何以能以己之不喜不悦加诸他人?”[1]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社会伦理、家庭伦理、生活伦理、宗教伦理、现代伦理乃至于后现代伦理等等,其主要的目的,无非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作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世界宗教议会的代表主要来自于各国的宗教界,因此这次会议也可以说是在宗教气氛下召开的一次有关全球伦理的讨论会。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教徒众多,它的参与不论是在宗教的构成上,还是宗教的解释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是也就说明了,以佛教为特点的佛教伦理是世界伦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于佛教伦理的讨论,在中国已有众多学者发表了不少文章和写出了数本著作。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佛教伦理的特点与性质做了研究。有的人指出小乘佛教“其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较偏重修行者个人的身心修养和道德实践,以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谎话、不搬弄是非、不说脏话粗话、不说华而不实之辞、不贪欲、不嗔怒、不邪见)作为信徒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实践,通过修行而求得阿罗汉果为最高道德理想”[2];大乘佛教的伦理是“五戒、十善、三皈依、六度、慈悲喜舍、四摄等,可以说都具有道德的意义,可以看作是大乘伦理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3]。有的学者认为佛教伦理的哲学基础,有人生论、果报论、心性论三个方面;佛教的伦理准则有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觉觉他三个方面;佛教的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佛教戒律上,戒律有五戒、十善、四摄和六度等,其中的五戒是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等等[4]。具体介绍可以参见董群的《两岸佛教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5]一文,总之,这些研究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佛教伦理打下了基础,也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关于“金规则”与汉译佛经文本的联系以及学理上的证明

      “金规则”所举的“在我为不见不喜不悦者,在人亦如是。我何以能以己之不喜不悦加诸他人”的思想,是取材于南传上座部的经典。但是也许因为受到了种种限制,《宣言》的制订者并没有从佛教的学理上给予进一步的解释。仅仅靠一句经文就能把博大精深的思想完全解释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看来还是有必要从学理上对“金规则”的佛教定义作一番解释。

      (一)关于“不喜不悦”

      按照佛教的教义理论,佛经里的喜、悦等词汇更多的是指一种心理感受,因为佛教不主张有过多的欲望,要求通过修行,特别是在坐禅的活动中经过观想,去努力克服各种欲望,达到心理的宁静乃至精神的平和,最终获得解脱的境界。佛教禅学里有四禅的说法,其中在初禅时有喜乐的感觉,二禅时离喜有乐,三禅时舍乐离苦,四禅时不苦不乐。《俱舍论》卷三和《成唯识论》卷五都谈到,在初禅和二禅时得到的心悦就是喜,亦即是乐。在汉译佛经典里,对“不喜不悦”有这样一些描述:

      (1)“不喜不悦”是心理情感的平静与无欲的表现。如《阿毗达磨集异门论》卷十云:“众生不乐,众生不喜,众生不悦者,谓所发语令多有情不爱不乐,不喜不悦是名众生不爱乃至不悦。”(2)“不喜不悦”是大悲法门。《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云:“尔时网明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思益梵天。云何闻是大悲法门而不喜悦?梵天言:善男子,若识在二法则有喜悦,若识在无二实际法中,则无喜悦。譬如幻人见幻戏事,无所喜悦。菩萨知诸法相如是,则于如来若说法若神通,亦无喜悦。又善男子,如佛所化人闻,佛说法不喜不悦。菩萨知诸法相与化无异,于如来所不加喜悦,于诸众生无下劣想。”(3)“不喜不悦”是修行者已经取得到一种境界。《佛藏经》卷二十七云:“舍利弗,尔时会中多诸天众,欲闻佛法第一实义。闻是增上慢者所说,心生疑悔如堕深坑,咸作是言:咄哉!释迦牟尼佛法今将速灭。舍利弗,中有成就善根比丘,谓是比丘痴人空老增上慢者,若有五阴相十二入十八界相者,不受此语,不喜不悦,从座起去。”《无所有菩萨经》卷三说:“尔时寂定威仪比丘,见彼利益上菩萨比丘不喜不悦,(寂定)生于恶心,发瞋恚意,现于恶色。”(4)“不喜不悦”是远离恶言恶语之“恶口”的表现。《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云:“云何恶口?若人出言,粗犷苦切,他人闻已,不喜不悦。是名恶口。”《十地论义疏卷第一·第三》卷三云:“离恶口者,就经文有二十八句。初十六句为果行,第二有十二句为对治。果行中有六也,初四语正明语体鄙,次有四语正对人谈说,次有二语自违戒行,次有一语令他违戒,次有四语明语能恼乱,末后一语能现有乖背有所损失。治中初润益一语对上四语,软语妙语对上现前四语,喜闻乐闻二语对上不喜不悦二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