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有仁”释

——“仁”之逻辑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子奕 中国民航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01)

原文出处:
道德与文明

内容提要:

孔子论仁采取了多重视角,使仁之思想显示出丰富而深广的内涵。本文分别从“仁之所属”、“仁之意义”、“仁之困惑”、“仁之崇高”的角度论述了仁的初始、仁的范围、仁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仁的本质。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严格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如西方那样的“逻辑学”,但如果广而言之,我们不把“逻辑”解释为“必然性”或“固定形式”,而如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所说,逻辑是一种可能、一种视野。那么,我们在仁的视野中能看到什么?在我们传统思想——仁的思想中,虽然没有主客性、分析性和因果性等范畴,但仍然有其自身的视野。从孔子“井有仁”的论述中就能看到这种视野式的逻辑。原文如下:“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1]这显然是一个设为情景,我们把这样的情景称为“境遇”。在这样的境遇中,我们看到:1.“仁者”非人人之称,必有“仁者”、“无仁者”和“不仁者”之分,而“仁者”是以“无仁者”和“不仁者”为背景,所以仁者才成为众人的告难对象。2.“仁者”必有所担当,即“仁”必以一定的责任义务为内涵,否则何必告难于仁者。3.宰我设为此境遇的问题是,仁者担当责任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是否有告必应?若有条件,条件范围是什么?4.仁的本质是什么?为何孔子对如此具体的仁之行为未做正面回答?等等。从这一简单分析中我们大致可以产生这样的推论:仁的视野中包含着仁之所属,仁之意义,仁之困惑,及仁之本质等方面的内容。

      一、仁之所属

      仁之所属是君子。从孔子的言语中直接把宰我的“仁者”的称谓换为“君子”即可证明:所谓“君子可逝也……”但是,君子何许人也?仁如何从属于君子?首先,在《论语》中,君子的原坯应是日常俗人,即未从血统、种族、宗教、政治及经济等社会关系方面予以规定和限制,而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2]中的人之一员。但君子也是孔子所说的这样的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3]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可以为仁,关键在一个“欲”字,人生几多欲,惟欲“仁”者为君子。由此可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既有很强的理想色彩,又有对现实的领悟,即“仁”属于“人”,不是什么高不可攀、超出血肉之躯的神仙行为,凡有能力选择所“欲”之人,均有可能选择做仁人,一念之中,斯仁至矣。君子就是欲仁之人,若人人所欲皆为仁,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就会到来。所以孔子倡导仁并未针对特殊者言,而是对人人而言。但是日常俗人不可能人人欲仁(为何如此,不在本文讨论内),这也是孔子所清楚的事实。尽管一般而言“为仁由己”[4],非为外界所驱,从而为所有人敞开可能,实质上只有有志于仁者才会走上通往“仁”之道路,才可能成为君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虽然原坯是日常俗人,但“欲”的内容不同,“志”的方向不同,就成为君子与非君子的区别。所以仁首先属于志于仁的君子,属于君子之“志”。

      其次,一日志于仁就能成仁吗?显然不是。仁应是君子的终生皈依,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6]。但是,仁非事物,往往格而不致;亦非知识,经常学而不成。“巧言令色鲜矣仁”[7],“色取仁而行违”[8]亦非仁,仁是行,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9]。而这个“行”首先在于自我修行——因为仁属于君子之志,所以就要求君子自我先行,实质是心志先行,这就是修行的本质。所以孔子说要“克己”、要“居处恭”、要“出门如见大宾”、要“刚毅木讷”[10]等。这里所要关注的一点是,尽管心志先行是修行的本质,但“行”不是钻研,不是面壁,而是道路,仁的心志要通过行为来养成,没有行为不能成仁。所以曾子的三省才是以“谋忠”、“交信”和“传习”等行为为对象的反省自律。实质上,在《论语》中处处体现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1]的精神。所以仁属于君子的修行。

      第三,君子的修行必须显现出来。仁的存在方式不是个人性质的,而是社会性质的,社会生活是仁存在的家园,仁这条道路是走在他人、家族和邦国之间的。所谓与人要敬、要信,与家要孝、要悌,与国要忠,与民要惠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2]尽管孔子对颜回困于陋巷不改其乐予以肯定,但那仅是对固守仁的心志的肯定,而不是仁的意义的发挥。仁若发挥意义,就必须将仁置于社会生活当中,即君子的修行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显现出来,在孔子的时代,这个社会生活的范围就是他人、家庭和邦国。所以仁属于君子在社会生活中的显现。

      故而可知,仁之初始属于君子,属于君子的心志、修行和社会行为。因此,社会生活中有仁者存在,并与无仁者(日常俗人)、不仁者(小人)区分开来。仁之可能范围系于君子的心志行为的可能范围,惟君子承担仁、施行仁,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宰我关于“井有仁”的命题正是在这个自明的前提下,设为一个告难于仁者君子的境遇。孔子虽然感到难以正面回答,但不能否定这个前提——君子是仁的所有者、发出者、施行者。

      二、仁之意义

      仁之意义就是“是人所是”。因而仁之思想与认识论思想中“是物所是”的目的迥然不同。“是物所是”即通过正确的认识(是)达到发现事物的规律并遵循规律(所是)。“是人所是”则意味着君子据他人之所需而成他人之所求,所谓“君子成人之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13]。所以,仁之思想的实质是这样两个方面:修仁与施仁。修仁是指仁之载体应如何获得仁,而施仁则是仁的发挥与显现,体现着仁之意义。所以说“非礼勿视”只是“为仁由己”的表现,虽大可称道,但毕竟仅是修身。要显示仁之意义则必须行仁,这就是孔子所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的道理所在。行仁不仅是仁之意义所在,而且必然构成一种关系。但这种由仁而非由认识构成的关系是怎样一种关系呢?由这种关系又使仁之意义具体地显现为一种什么样子呢?即要说明“是人所是”为仁之意义,必须回答下述三个问题:“是”者何人,“受者”何人,“所是”何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