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以孔子人性论为思想渊源,它们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规定,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深层演进,当代中国呈现利益多元化、人性沉沦与古今中西道德价值观的冲突。考察孟、荀的人性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反思当代中国人性沉沦与道德价值观冲突问题。 一、孟、荀人性论的思想渊源 长期以来,有些学者以为孔子很少讲“人性”问题,《论语》中只有“性相近”一语明确讲“性”,且囿于心理学视角,以为孔子的“上智下愚说”仅仅涉及才智的差异而并非论人性之善恶,遂断言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是中国人性论史上的首创,并非发端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笔者以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追本溯源,都是以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渊源的。商、周时代的《易经》和《尚书》已经有了“性”概念的萌芽,如《尚书》有所谓“兹乃不义,习与性成”的说法。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率先论述了人的本性问题,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这里,性是指人之本性,性相近,意即人在本性上是相近的;习,是指道德习俗,习相远,意即人们在后天的道德习俗上是差别甚远的。的确,初看起来,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只是承认人有相近的本性,而并没有直接确认性善性恶,抑或性无所谓善恶。 如果进一步考察孔子阐述人性问题的其他一系列言论,那么,孔子的这一命题无疑包含相当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孔子为人处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也就是说,以闻道为志向,以天道所赋予人身的规定性(德)为立身依据,以仁为行为规范。孔子认为,天赋德性的存在证明人性相近,每个人的德性(直)是由天道赋予的,他自己的德性也是由天道赋予的。他说:“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 在具体解释天赋德性时,孔子又强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将智慧视为人的三大善良德性(智、仁、勇)之一,并且明确肯定“唯上智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不难理解,这里的“唯上智下愚不移”命题,包含人性之善与恶的对立的意思。在孔子看来,“上智”之人,富有智慧,办事正,没有私心,光明磊落,是性善的,“下愚”之人,缺乏智慧,处事邪,多求情欲,心术不正,是性恶的;天生的圣人和恶人是罕见的;绝大多数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道德习俗相距甚远,才使人性有善恶之分。因此,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实际上蕴含性善和性恶两种可能情形。 孔门弟子或孔门后学往往把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命题,理解为人性有善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皆言性有善有恶”(《论衡·本性》)。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卷三十四》援引的《汉书·古今人表传》,有一段诠释孔子所谓“唯上智下愚不移”的话则提供了另一个佐证:“譬如尧舜禹、稷、契与之为善则行,鲧、兜欲与之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谓为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可见,《汉书》作者也确认孔子人性论包含“性有善恶”的思想因素,所谓上智者为性善之人,下愚者为性恶之人。 既然孔子说“性相近”,他又何以认为“习相远”、“性有善恶”呢?按照孔子弟子或《汉书》的理解方式,孔子人性概念包含着内在矛盾。战国时代的子思似乎察觉到这一点,但他在《中庸》中仍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试图以“人性天赋”解释“性相近”。在子思看来,天道(天命)赋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一切顺着人的本性叫做“道”。其实,只承认“人性天赋”而不回答“人之初性本如何”的问题,仍不能消解孔子的“性相近”与“习相远”、“性有善恶”命题之间的矛盾。正是孔子人性论的内在矛盾引发了孟、荀人性论之争。沿着孔子“性相近也’方面发展为孟子的性善论,顺着孔子的“习相远也”方面则发展为荀子的性恶论,二者分别从对立互补的两个方面克服了孔子的人性论所蕴含的内在矛盾。 二、孟、荀人性论的人性概念 孟、荀人性论研究争议最多又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与其说是人性善恶的根源问题,不如说是人性概念的内涵问题。究竟以何种天赋因素为性,同一种叫做“性”的因素该称为善还是恶,孟、荀往往各执一端。蔡元培先生推崇孟子性善论对人性概念的解释,认为“性善之说,为孟子伦理思想之精髓”。孟子的性善论着重从下三个层面来界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 首先,孟子从天人关系方面理解人性,主张性是人的天赋中可以自主的成分,即与人成德作圣、声色之好相关的欲求。孟子认为,当上天化生人类时,不但赋予人以形体,而且赋予人以维持其个体生命、种类繁衍和组成社会群体的本能,如目之能视、耳之能听、手之能握、足之能走、父子之亲情、男女之爱欲等本能欲求。这些天赋本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人追求仁义礼智、成德作圣有关的道德属性,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其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自我决定与否;另一类是与人追求声色之好、富贵利达相关的自然属性,是外在于人的东西,其能否实现由上天主宰而与主观努力无关。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