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论述哲学的社会功能、特点有助于在理论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那么,探讨哲学的价值,对于辨证认识哲学“冷落”的深刻原因,澄清“哲学无用”的谬见,推动哲学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 哲学素来以冷峻、沉思的本性而著称,从不申诉自己的价值。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哲学的价值的理解和共识。价值,就其哲学范畴来讲,主要是指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它所反映的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价值是作为人的社会本质力量对象化而生成,又作为主体需要对象,并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得以显现和实现。也就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去指向、认识、改造客体,把主体的现实力量,支配能力体现在客体对象上,实现本质力量对象,使这种对象成为“为我”的客体,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从而满足主体需要的“潜在的”和“可能的价值。”只有当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功能、作用,通过主体把握并服务、影响主体,又内化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客体所包含的“潜在的”和“可能的”价值才变为现实的真正的价值。可见,价值既不是任何存在的生而有之的自然属性,也不是单指人的主体需要,而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及对象化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统一状态。 哲学作为“究天人之际,判万物之美”的智慧之学,是应人们需要而产生,又不断满足人们需要而发展。恩格斯指出:“随着手的发展,头脑也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首先产生了对个别实际效益的条件的意识,而后来在处境较好的民族中间,则由此产生了对制约着这些效益的自然规律的理解。”①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学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②这种“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与“对制约着这些效益的自然规律的理解”的最高成果则是智慧之学的创立。这种智慧之学专以“探索最根本的问题为能事”,追求的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反映的是人们从整体上思考宇宙人生、解决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以便更自由地生存、发展这一最大要求和美好愿望。这说明哲学的产生来源于追求真理的客观需要,而哲学对这种需要的满足形成自身的价值,只要人们与外部世界的矛盾仍然存在,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惊异”及一般规律的探求就不会停止,“哲学”认识自然奥秘,运筹宇宙未来的神圣使命就不会完结,它所独有的价值和魅力也不会消失。事实也正是如此,人类的文明发展,就是在探索、解决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中获得真理性认识。这种真理性认识不断地内化为人类更强的本质力量,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创造并实现更大的价值。古希腊人把哲学视为智慧之学,哲学家被称为理性的导师,追求“至善”成为人类全部责任,这种良好的哲学传统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古希腊的文明与繁荣,而且也成了欧洲的精神家园和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源泉。尽管有中世纪漫长的沉寂,但哲学的理性之光终究唤起人们的觉醒,迎来了新世纪的黎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呐喊,人们在德国理性反思中的重建和复归,乃至整个近代欧洲的进步和发展无不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辉。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不仅培育和塑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对于创造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同样具有不朽的价值。 如果说,以往的哲学在描述世界,解释世界,为人类提供大睿大智,确立了哲学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并显现出存在价值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立足改造世界,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不可泯灭的永恒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正确地反映了人与外部世界的辩证关系,使理性思维的内容具有客观真理性。它以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唯一目的,反映着人类的最根本利益和最大要求,也必然具有最高价值和最大社会有用性。列宁指出:“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对人类有机体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③也就是说,凡是科学真理,必然对人类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整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不仅体现科学真理性和社会有用性的内在一致,而且在实践基础上,使真理价值的潜在性与现实性达到高度统一。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无产阶级掌握以后带来的社会巨大变革,以及它在社会各领域根本问题上的胜利,都无可争辩地显示出它的巨大社会作用和不可磨灭的科学价值。 二 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真理,又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不景气”和“冷落”的现象呢?对此,也需要我们从对哲学的价值分析中找出主要原因。 哲学理论的真理性与主体需要的功用性之间的矛盾,造成哲学的价值缺失和人们对哲学的疏远。哲学就其性质来讲,是人类从整体上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思辩性和抽象性,根本任务是超越直接的、具体事物和实证科学的特殊领域,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结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最终目的是给人们提供科学认识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思维方式,使我们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过程中,逐渐摆脱盲目必然性束缚,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这就规定了哲学所关注的是最一般性问题,它所揭示出的真理是对世界一般规律的反映,要求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它表现为从客体到主体,是以哲学真理的客观性规定、导向、评价主体的需求。而主体则注重需要的满足,倾向于以主体所理解的价值原则去衡量、评价价值客体的有用性,表现为从主体到客体,往往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去选择、运用价值客体。本来,在哲学的价值关系中,哲学理论的真理性与人们的需要是一致的。实际上,这种需要并非一经确定就凝固不变,它是随着社会进步、人类认识的发展而表现出来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就人类来讲具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同的时代的人也有不同的需求,并不是始终保持在价值客体应当满足人的需要的本性和方式上来理解其价值,注重实际操作功能,追求功利效果,把握近距离目标等便是突出表现。由此导致对价值客体疏远,使哲学理论应有的价值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为哲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比较明显,追求效用,注重功利成为社会不良导向,商业化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哲学也提出了功利化、实用化的要求,而哲学按其本性和功能又不会去满足这种实用性的廉价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追求眼前利益、近期目标反而获得巨大成功,这进一步强化了“哲学真理好听不好用”的错误观念,重经验、轻理性,从而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哲学“冷落”的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