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价值:主体性活动的理性指向

作 者:
杨楹 

作者简介:
杨楹,男,1964年9月出生,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生。

原文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实践主体的每一个创造性活动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上的。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史表明这种价值有正价值与负价值之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深入发展主体性活动的局部的、个体的、暂时的正价值却越来越凸现出全局的整体的长期的负价值,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隐患。今天,我们已意识到主体性活动内在地蕴含着反主体的可能性存在,那么正是该认真地思索一下人类文明的品质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了。

      一

      主体性活动是人、人类得以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活动的实质是主体以物质性和观念性等手段使外部“自在世界”发生在特征、属性、形态和位置等方面的变革,从而符合主体存在的需要,满足主体性短缺,也就是说使得“自在世界”发生历史性的人化,从属于人。然而,构成主体性活动的三个要素均是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的子系统。主体要素按其活动的承担者、从事者则由人类、群体和个体三个等级的主体单位所构成;而每一个主体又是思维与存在、理性与非理性、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等多重因素共存共生的有机复合体,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具有客观性、历史性的对象(客体),不仅有自然、社会和精神客体三大领域之分、而且每一个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多重、多级本质。这样,任何发生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主体性活动就必然同时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双重特征;其结果也就必然是多样性、多向性、多质性和多层性等诸多特征的复合。这一复合性结果归结起来则表现为主体性活动对主体的利害(价值)、功能、作用和意义的二重性,这说明,主体的愿望、目的同结果之间关系的比值总是在积极的、良性秩序的维护即一致性、协调性与消极的、恶性的破环有序状态(有时是潜在的,更大范围的、人类始料未及的)即非一致性、不和谐性之间波动。这样,一方面,通过主体性活动,使客体不断主体化,促进人的本质力量更全面和更广阔的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从而建构起人独特的主体化世界——物质财富世界,社会关系世界(政治、伦理等)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世界(科学、艺术、文学、哲学等)——一个有序、且具有自我生成、调节和转换等诸种功能的自主结构系统,它的产生和存在,不仅是人类脱离动物而成为人的理性社会的标志,同时也构成生活在具体人类时间系列中的人们进一步发生其主体性活动的内在要素和历史前提。这一结构系统的演化,便成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内涵。从石器的偶造到今天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系统化应用;从以血缘为人之域到今天人类生活的一体化;从原始的巫术、神话到今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都实证着人类探求世界奥秘、征服世界的理性本质力量的增强,以及人类追求、创造价值的积极有效性。另一方面,主体在活动中克服客体片面、单纯和客观性的同时,由于认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手段的历史局限性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各个历史时期程度不同的客体反主体化的现象——即“客体”在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上拒斥、破坏、毁灭主体的再生。时至今日当客体反主体化的现象凸现为所谓膨胀——扩大化了的反人化的自然、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这样,人的主体地位、功能和作用受到全面性的挑战、攻击、威胁和破坏。它迫使、命令着主体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反思自身几千年来的“文明”行为,求解反人化现象——主体活动的负价值产生、演化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以便更全面、更有效地调整主体活动的结构、功能模式,良性化人与客体的关系,明晰化主体的科学理性价值目标,克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削弱反人化现象,建构起人类更优化合理的生存方式以及巩固主体、完善主体的最佳策略。——因为人类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时刻都面临着一个严肃的问题:“生存选择”,特别是整体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选择。今天,我们已意识到主体性活动内在地蕴含着反主体的可能性存在,那么正是该认真地思索一下人类文明的品质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了!

      二

      “自然”是人类第一个永恒的价值客体,也是人类最基本、最稳定、持久的价值指向。因为人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它,这不仅在于它是人类生命有机体的延续所需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石和中介体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这样,“人化自然”的反人化现象,是人类最直观、最直接觉察到的。因此,它就成了探求反人化现象的第一个关注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经历了由简单、粗糙、外在的原始和谐、协调到复杂、内在的多层次的和谐与不和谐统一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低级阶段,人类生产能力的低下,使得人类主要从自然中获取简单的必需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这样,对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也就十分肤浅、其活动的主体性也就十分原始、低级和柔弱,顺应自然居主导地位,对自然的要求主要是待自然发展到“瓜熟蒂落”之时才介入。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和干预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广泛和深入,二者的冲突也就由原来的潜在隐性,局部、低级状态趋向凸现出来,且达到全面尖锐激烈的程度。近两三个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方面,人在自然面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单纯地强调经济的增长、无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畸型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引发了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空前严重的威胁。(有人说,这种状况是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辩证原则,那么,在价值的天平上,人类到底该怎样来评判和平衡“所得”和“所失”呢?!)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的“人化自然”反人化现象,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

      第一,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日常的生活实践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使之失调。如: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统计,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1/3左右,为555亿亩,而现在世界每年因各种必要与非必要的生产活动而毁掉约27亿亩,而新造林面积还未达3亿亩,如此发展下去,地球上的绿色森林将消失。 草原严重退化。据统计,全世界草原生态空间范围共约450亿亩, 约占陆地面积的22%,我国草原面积为43亿亩,还有10亿亩草山、草坡,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6%,高于世界的平均值,但我国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面积已达7.7亿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3%。土质败坏,水土流失, 沙漠化蔓延、盐碱化扩大等。物种灭绝的加剧,生物物种的减少,许多珍贵的物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据生物学家估计:历史上已有110 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其中1/3是近几十年内灭绝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