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黑龙江大学 哲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 872 胡存之(1970—),男,河南洛阳人,黑龙江大学哲学系讲师,博士研究生/郑广永(196 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人学理论的发展有待于我们发现以往人学研究中的困境,反思我们的人学研究,人学 研究本体的错位;交互主体的冷遇;理性与非理性的分裂对立;内在主体性与外在决定 性的矛盾等正是目前人学研究中的主要困境。突现这些困境正是人学理论研究发展的必 要前提。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01(2004)05-0054-04

      回眸中国哲学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1978-1980年的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19 80-1984年的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1984-1990年实践唯物主义的中心化;1990年至今社 会发展与现代化问题的日益突显等,实际上是中国哲学不断走向人学的过程。人学作为 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以其相对于其它一切哲学主题的绝对优势成为当代哲学的显学形态 ,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人们更是对人学的研究投入了更大的关怀和热情,表现出 了更多的不同理论形态,人学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它的作用。当然,人学理论在理论界 的普遍关注之下也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人学理论的显学地位并没有能够消解人学研 究中出现的问题,人学理论所取得的进步也没有足以消除人学理论进一步发展所面对的 人学研究的困境。目前,人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困境和陷入的悖论昭示了当前我国人学研 究的主题内容,但同时,也预示着人学研究所必须进行的转向,即从对人自身的研究转 向对人的对象化存在方式的研究,如语言的研究、文化的研究、社会关系的研究等。本 文以下只是说明目前人学研究中的一些困境,至于如何走出这些困境却需要学界同仁们 进一步共同研究和思考。

      一、人学研究本体的错位

      人学研究中本体的错位是人学研究的困境中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困境。正因为人学 研究本体的错位使人学的研究失去了其最为深层的本体论根基,从而也就使人学的其它 任何理论失去了深层的人学统帅根基而处于各种各样的悖论之中。我国的人学理论是在 对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或曰“自然本体论”的反思与批判中诞生的,针对我国 深受传统教科书物质本体论影响的现实,中国的人学理论理所当然地就要以对传统教科 书的物质本体的反思批判为其第一前提。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本质上是古希腊哲学 传统经近代唯物主义还原论逻辑运演的结果,也是科学与人文严重分裂而又为科学主义 占统治地位的产物。科学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越来越远离科学的人本体,“抽象掉了作 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本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的物所付有 的文化特征”。[1](P71)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 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以至于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 关重要的问题,胡塞尔认为其结果就只能是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物质 本体论坚定不移的外在规律性彻底地消解了人的内在主体性。这样,人学理论者在反思 与批判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时就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其一,从传统教科书的物 质本体论出发并以这种物质本体论为根基企图给物质本体论嵌入一些人文内涵,使这种 具有外在决定性的物质本体在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时兼顾一下人的内在主体性,从而以 物质本体的重新建构来确立人学大厦的根基;其二,要从根本上消解这种物质本体。他 们从人的内在主体性出发实现和高扬人的本真存在,有以“实践”为本体,也有以人的 “需要”为本体,但无论何者都缺乏一种深刻的本体论论证,这并不是说明我们需要进 一步对人学进行实践本体或需要本体的论证,恰恰相反,它说明任何企图对人学进行“ 实践本体”和“需要本体”论证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近年来,人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 和语言学转向等都是对这一问题的确证,而拒斥本体论的喧嚣则是又一有力的说明。我 国人学研究中本体的错位并不能说明人学没有本体,事实上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追寻到 人学的真正本体。当然,人学的研究就只能处于困境和各种悖论之中。

      二、交互主体的冷遇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2](P18),而交互主体则是指作 为主体的人与人通过一定的交往活动所形成的主体群。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比较突出地强 调了交互主体,并且用交互主体来克服抽象的个体主体,认为主体的产生总是在交往中 形成的,交往在一开始就是作为生产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而产生和发挥作用的,主 体的任何活动从来都是社会性的,它要求众多的个体主体共同参加,并且只有在共同的 交往中才能“使大家的共同行为取得一致成为可能”。哈贝马斯也突出了人们在日常交 往行为中主体性的确立问题,认为在交往活动中各方均是目的,交往活动的进行就是为 了达到各主体之间的认同、理解、互惠,从而使个体主体的功能综合起来,取得一致。 马塞尔的忠诚思想实际上是从人的全面性出发,阐述主客体的关系应该用你我的关系取 代,从而使在与存在之间的在场关系丰富起来,克服人的功能化,全身心地与人交往, 马塞尔努力通过主体的客体化或客体的主体化来消除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实现人的整体 性、全面性,以最终实现主体的平等性。在我国的人学研究中,交互主体始终处于人学 研究的视野之外,还没有引起人学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教科书的主体 精神,仍然用主客二分的思维立场,从两极对立中去认识主体之间的交往,把它等同于 人与自然的交往,而最终导致的只能是主体启蒙的困境,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而忽 略他人的主体价值,这样在传统教科书的体系内最后所形成的只能是群体主体,个体主 体被置于反思与批判的中心,并最终使个体主体失去主体性而成为群体主体的牺牲品, 当然个体主体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传统社会失去发展冲动的根本之所在。这 种主体精神虽然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性,但是在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实 践中由于历史的因素而仍然存在着,并且潜在地存在于每个人的精神深层。另一方面是 作为对现代性主体精神反思的类主体意识,这种类主体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针对现代化中 个人主体性的高扬所造成的主体生存的困境。从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出发,从人类的种 族特征及生存角度出发强调主体的类的特征。其经典的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 展的三阶段的理论划分,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 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 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3](P102),从而认为人类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前两个阶段,并 且正在向第三个阶段发展,而与第三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主体就是类主体。毫无疑问, 这种类主体意识的影响力是日渐强大的,并且它以其远大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关注,它在解决市场经济实践和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 有助于克服和预防现代化中的弊病。但我们国家还处在第二阶段的发展现实,使这种具 有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感的类主体意识并没有能被足够的重视,人们只是在未来的立场上 来理解这种理论,当然也就不能真正理解这一理论的本质。然而,这些人忘了我们虽然 不是历史的同时代人,但却是思想的同时代人,思想虽然不能使我们跨越历史,但却可 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如果我们认识到西方今天的危机就是我们明天所必须面对的 问题,那我们也就不能不认真地对待这种交互主体的类主体意识,这正如没有人能怀疑 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一样。交互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的缺失正是造成人类现代 化历史进程中灾难的根本原因之一,而我国人学研究中交互主体和类主体的冷遇则正说 明了人学理论对现实的脱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