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23;C911;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4)10-006 4-07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演化的新阶段、新高度,是搞好各项工作的总开关。工农商学兵 、科教文卫体、东西南北中,各项工作、各个方面在国家整体中的战略位置,在全局中 的地位和作用,都要放在科学发展观的坐标系上来确定。 从学理上讲,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理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 新范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课题,也是发展社会学、发展经济学等等新学科的新篇章 。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能否转化为物质力量,要看我们今天对它的认识。胡锦涛说:“ 只有全体人民和社会方方面面都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注:《人民日报》2004年6月3日。)应当看 到,现在社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倾向是穿靴戴帽,对科学 发展观不甚了了,可硬是把自己所作的不科学、不文明的事情也说成是科学发展观的产 物,这是把科学发展观庸俗化,是给科学发展观抹黑。再一种倾向是抵制科学发展观, 诋毁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比之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认为讲了科学发展观 会否定自己过去的工作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人们的政绩观,正在 敲打着单打一的政绩观,正在鞭挞着见物不见人的政绩观,正在抨击着形而上学的追求 表面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9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来的。在此之前,2003年4月, 胡锦涛便提出要建立正确的发展观。经过半年的论证,胡锦涛、温家宝响亮地提出了科 学发展观。又过了半年,科学发展观成了今年全国“两会”的主题和灵魂。 实际上,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和形成源远流长。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既是实践的呼唤,也 是理论的呼唤;在社会实践和理论演化的交汇处,科学发展观脱颖而出,应运而生。 先说一说实践的呼唤。二十多年前,我们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的突破。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今天,我们都已尝到了经 济增长所带来的实惠。为了把经济搞上去,我们制定了鼓励经济增长的政策,收到了一 定的效果,正在全面奔向小康。 在把经济搞上去以后,经济与社会相比,明显地出现了失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这种结构性失衡,是大结构的结构性失衡,是全局性的结构性失衡。 比方说就业问题。就业率高低被许多国家看作是衡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一 个国家没人失业是不可能的,也未必是好事情。可是,失业率太高是不行的,甚至于可 能是一个灾难。按理,GDP增大,通常是就业率一定提高,这是规律。可是中国的GDP, 13年来以年均9.3%的幅度增长,却没能拉动就业率,相反的是拉动了失业率。我们的失 业率是多少?长期以来都说登记失业率不高于4%,近年承认登记失业率不高于6%。6%是 失业率的警戒线,高于6%就会惹来麻烦。试问:就业的人情况就一定很好吗?未必!有些 人就业了但拿不到报酬。有些老板在拿农民工的工资搞开发,拿上亿人的社保基金搞开 发,这正常吗?开发上去了,作为社会稳定基石的工资和社保这两大块基石却下来了。 这岂不是热的像在蒸笼里,冷的像在冰窖里! 我国的经济有没有过热?2004年3月,温家宝问经济学家时,得到的回答有三种:过热 ,不热,局部过热。在此后的这几个月中,答案更复杂了,出现了第四种说法,叫做过 去过热,今天不过热。第五种说法是今天过热,过去不过热,第六种是,人家过热,我 这里不过热。当然喽,到底经济上过热不过热?要具体分析,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就不 过热,作为能源的煤、电、石油也不过热。不过,你是“国际大都市”,我是“国际大 都市”,中国一下子冒出几十个国际大都市。这算不算过热?你有开发区,我也要有开 发区,全国一下子冒出来6700个开发区,这算不算过热?在6700个开发区中经过批准的 只有1818个开发区,那4000多个未经批准的开发区的出现算不算过热?在批准的1818个 开发区中,也有超过规划用地的。本来规划用地总计为1.2万平方公里,结果扩大为3.6 万平方公里。这算不算过热?圈了地以后,又无力开发,把好端端的庄稼地变成荒草萋 萋。这算不算过热?好一点的、不长杂草的圈地,也没有什么高新技术,多是歌舞厅、 美容院,这是过热所带来的过冷?还有汽车制造业,中国的整机厂为美国的几十倍,为 日本的几十倍,这算不算过热?有这么多汽车制造整机厂,汽车还大量进口,这算什么 名堂?有一种叫Modis的仪器,英、法、德各有1台,美国是世界上最多的,有16台,我 国首都北京已有17台,一个城市的拥有量大于美国一国。这还不算,现在全国各地还要 再买80台。这是不是比美国还热?许多国家的设备利用率为200%,我国只有25%,机器闲 置着,还要花钱进口。请问:这高烧烧到多少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