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研究有待拓展的两个问题

作 者:
鲁鹏 

作者简介: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4)10-0013-04

      中国改革20多年,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也为唯物史观研究留下诸多值得反思 的思想资源。在笔者视野能及的范围内,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 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1.生产力—生产关系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之一,这里至少 有三个问题有待我们给予理论上的回答。

      第一,为什么生产力每一次大的发展都发生在生产关系变革之后?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 革就其本质而言是体制变革。体制属关系范畴,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改革看做关系变革; 由于生产关系在人的关系中占居主导地位,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主旋律,所以, 关系变革虽然不等同于生产关系变革,却有理由认为它是以生产关系变革为中轴的。改 革的结果众所周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这标志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 极大解放,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改革的目的。但在此之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却极 为落后,不仅如此,“文化大革命”在把“左”的一切推向极端以后,还使国民经济走 向崩溃的边缘。这就是说,中国改革不是因为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 系已不能满足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因而需要变革,而是因为我们一直想使生产力 获得极大发展,却总不能达到目的,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不能不进行改革 。“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 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 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 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以后的实践看,这条路线是对的,全国面貌大不相同了。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10~11页。)由此引出上面所说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因为以下一些事实而具有普遍的价值:工业革命发生在“光 荣革命”之后,日本的崛起发生在“明治维新”之后,即使苏联,虽已在20世纪90年代 解体,但其在此前70年中引人注目的发展也与“十月革命”直接相关。所有这些变革都 属“关系—体制”变革,都与生产力有关,从根本上说都是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使然,因 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必须坚守。但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不能对二 者关系做绝对化、简单化的理解,例如,不能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永远在前,生产关系的 变革永远在后,只能是先进的生产力要求落后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不能是合理的生产关 系带来落后的生产力的改变。因为,我们毕竟已经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有两种可能的情形: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变革,二是生产力的不发达要 求想发展生产力的人们进行生产关系变革。而对这后一个方面的解剖势必将研究引入诸 多因素复杂的相互关系中。

      第二,20世纪50~60年代,我们曾自觉地进行过生产关系变革,为什么却严重阻碍了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在这里立即有了显现。一种解释是: “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体系“超越”了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因而与其发 展不相适应。这种说法其实有些可疑,因为它隐含了一个前提:超越者本身是好的,只 是由于条件不成熟,不能把未来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做。一件事情,如果它被处在社会发 展较高阶段的人们实施,并被实践证明是好的,那么,当处在社会发展较低阶段的人也 照着去做结果却事与愿违时,我们可以说它超越;一件事情倘若第一次被人去做,现实 中既不成功,逻辑上也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则恐怕很难用超越与否去言说,其好坏— —即使在未来的视域里——当然也无从检验。然而,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提出20世纪50 ~60年代生产关系变革为什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反思或考虑下面的问题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究竟是怎样的?怎样建立的生产关系才最可能适合生产力发展? 或者说,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怎样形成的?例如,是从原则出发,依据某 种理想或认识去人为地建构某种生产关系框架,然后将现实的关系整合进去,还是在干 中学、学中干、“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渐梳理出生产关系的体系?进而,我们 应当以什么为尺度选择生产关系,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者 的关系如何平衡?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涉及理论与现实、自觉与自发、真理与价值的关 系。而回答这些问题,中国改革2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其实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答案的 素材,接下来的事情是我们能否以及怎样去挖掘和整理。

      第三,生产关系是否可以产生生产力?这一问题的提出与人们通常的理解有些不同,但 却确实事出有因。生产力指人类社会变革自然的能力,表征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所具有的 物质力量。生产力,或者说这种能力和力量,可以分为个体的、企业的和社会的。个体 生产力是一种实体力量,企业和社会生产力中除了劳动者、工具等实体性因素,还有生 产关系。马克思说:“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 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28页。)将分散的个人生产力结合 成社会生产力的就是人们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仅仅是把劳动者结合在一起共同进行生 产吗?不,它还影响生产的结果。生产结果表面呈现出来的是产品,背后所确证的却是 生产者的本质力量。系统科学告诉我们,这是一种“非加和”力量,它可以大于个体力 量相加之和,也可以小于个体力量相加之和。由是,我们提出上面提到的问题,它的更 一般化的表述形式是:关系是否产生力量?在这个表述背后隐含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力 量本身是否就包含了关系?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我以为,探讨这个问题可以使我们更 好地解释为什么相同的人使用同样的工具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生产效率大不一样;可以 使我们解释扣除劳动、资本、工具、资源、技术等因素的贡献率后GDP增长的“余值” 问题;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阻碍”或“促进”的反作用问 题。当然,它也会引出其他一些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