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不断完善、西方文化的进入、全球化与网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强,这一切都在影响 、改变着当代中国的生活面貌,也必然反映到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方面。毫无疑问,当 代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已经不可能是纯粹的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 也不可能是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多元价值选择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价值文化的主要特征 。正因为如此,如何引导、促进当代中国各个阶层在多元价值面前进行正确的选择,从 而建立起既能继承传统、又有时代特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主流价值体系是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责任。 一、当代中国面临的多元价值选择的挑战 当多元价值出现在当代社会各个阶层面前时,对每个社会成员乃至整个社会而言,既 意味着自主选择的机会,更意味着何去何从的挑战,同时也必然伴随出现社会转型期的 价值失范现象。事实上,“处于文明转型时期的中国正在出现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处 于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之中的中国民众正在经历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冲突:个体主体意 识与整体主义(集体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同传统‘正谊明道’的超功利主义,享 乐主义、消费主义与传统节俭美德,技术批判理性与启蒙理性,后现代文化与工业文明 精神,等等。显而易见,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建和 文化转型”[1]。我们可以把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多元价值的挑战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传统社会主义的变革使集体本位价值面临挑战 几十年来,集体主义精神一直具有受人崇尚的地位,集体主义价值观亦已成为社会主 义中国的民族价值观。但在今天它所面临的挑战却是严峻的。 挑战之一来自于传统社会主义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识本身。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 值观成为国家主导价值观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对强化 集体主义价值观有一定作用,但也使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出现了三大偏差:一是对“ 集体”认识的偏差。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形而上学地把“集体”神圣化、绝对化;片 面强调了集体的权利,过分突出了集体形成后个人必须对集体承担的义务,却忽视了集 体对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忽视了一个真实的集体要求它能维护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切身利 益。这种偏差使得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背上了“假”的恶名。二是对集体主义先进性 的认识偏差。集体主义的先进性是勿庸置疑的,但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片面地强调了 道德的先进性,却没有对这种先进性进行具体区分。事实上,集体主义的先进性要求首 先是针对先进分子的,而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却把适应社会普通群众的集体主义要求与 适应社会先进分子的最高层次的集体主义要求等同起来。这种适应对象的泛化使传统集 体主义具有了“大”的色彩。三是对集体主义教育的认识偏差。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把不分对象的抽象说教看成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唯一手段,这种教育割裂了与人们现 实利益的联系,容易被看成是脱离实际的“空话”,从而削弱了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 道德认同和规范能力。 (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打破了追求义利之辩的道德传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经济动机得到了合法化,惟义无利的传统观念被破除,追 求财富和富裕的生活已经为社会所肯定。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从自我本位出发参 与到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去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所以马克思认为在市场条件下能够使 市场主体“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 他们的私人利益”[2](pp.204-205)。由于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收益、风险、责任最终 都由个人承担,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个人主体的凸现以及对自我中心的突出强调反映到 道德价值观上来,必然会引发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强烈认同,这一点在个人价值长期受 到片面否定的中国所引发的反弹更趋强烈。同时市场经济使利益主体多元化,当然也就 造成道德价值观的主体多元化,造成个人、团体之间因不同的利益立场而在道德价值观 上的差异与对立,形成对原有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挑战。 (三)西方世界刻意的价值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认同 在当代,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历 史进程,成为当代社会变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正在“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 构我们的生活方式”[3](p.4),而且“这些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变迁并不局限于世界的某 个地区,而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4](p.2)。但全球化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现象 ,它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范畴。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不同民族、国家之 间的制度体系、生活方式及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加快,由此产生 的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也愈来愈明显和频繁。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冲突集中表现为“普世价 值”、“全球伦理”与本土价值的冲突。而在这种价值冲突中,西方国家刻意利用其在 全球化趋势中居于的有利地位,通过各种方式推行它们所希望的“西方价值普世化”、 “西方价值全球化”,以最终实现“全球价值西方化”。 1997年1月,美国商务部提出了针对全球范围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要求全世 界遵守美国制定的网络商业法规。我们知道,作为全球化趋势标志技术的互联网产生于 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也来自于美国,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它所代表的思 想基础也是美国文化。美国就希望在这些信息的接触、学习中用美国文化去渗透、同化 其他异质文化。说到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希望利用“全球化”这个良机,用他 们的资本主义价值本位去冲击其他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固有的思想观念、文化传 统和价值观,通过价值渗透在全球树立西方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价值判断,造成我们 对原有的社会主义本位价值的认同感的逐步消解和丧失,以期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