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王贵明,男,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编审。

原文出处:
探索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的必要性,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流话语 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的发展日益疏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资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流话语必然地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疏离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 哲学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也存在严重的疏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马 克思、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在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因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与多种 理论思潮的交溶过程中形成的多中心的、多家族的分裂对抗与共存的格局,对中国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影响。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元理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这二十 多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深刻的变化。如何应对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格局,确立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学术理论界的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深层转型正是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4)05-0130-06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一个“反思哲学”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理解的合法性,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多 样化的理解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结果。那种唯我独尊式的、僵化 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为以多种理论资源为来源的多样化研究所代替。人们研究的 视野更开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以往未有的。这可以看着是伴随着 “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次重大转型。但这只是一次有待深入的转型 :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看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繁荣的后面日益边缘化[1],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研究和介绍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种理论资源的过 程中出现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不协调的现象。最显著的是出现了割断中国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传统,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发展趋 向。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重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层转型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层转型的必要性,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流话语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的发展日益疏离。这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是 指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即指导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 主流意识形态,它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逻辑发展线索相联系的,与社会主义实践和制度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合法继承者。

      二十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曾经是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为中国思想政治领域的思想解放和改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来就有着紧密的理论联系。我们知道,在这个时期和以 前的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理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哲学体系 为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哲学的说明,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哲 学说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也由于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存在 的僵化和简单化等等问题,中国的哲学界开始了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冲击和改革。先 是以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为基本理论资源,出现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研究热潮,在受 到批评以后,哲学界转向了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倡和研究。最先提倡实践唯物主义的是 今天被认为仍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哲学家如肖前、徐崇温等等老一辈哲学家(注 :1988年1月在天津召开的“哲学体系讨论会”上,陈晏清、肖前、夏甄陶、欧阳康等 人提出和论证了实践唯物主义,并在全国形成了研究的高潮。学者们基本上都成了实践 唯物主义者。但讨论的深入很快引起了分歧,出现了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物质本 体论、物质-实践本体论、实践超越论的区别和对立。(任俊明、安起民:《中国当代哲 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67-480页。)有必要指出,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 有统一观点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作为共同的特征,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持 批评态度,但是有的是根本否定,有的是认为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二是肯定实践范 畴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作用,有的提高到用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有的只是理 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三是突出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由于实践唯 物主义首先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提倡(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以及 实践哲学(或者理解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主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批 判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过程中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构成中国 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的前史。(参见王金福:《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苏州大 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话语主要依据的是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资源。),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由于中 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和对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冲 击的特征,从哲学上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就有了某种理论上的必要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越来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所重视。特别是“苏东”的失败和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解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可能理论 资源,为中国哲学界所高度重视,而这又是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结合在一起的。实践 唯物主义在中国哲学界取得合法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流话语 ,但是,在这种主流话语中,深刻的矛盾已经内在的产生;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资 源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合法性的实践唯物主义,构成了对实 践唯物主义的两种不同理解。而最初提出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往往被认为是坚持辩证 唯物主义体系的哲学家。

      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传播,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资源的 实践唯物主义理解越来越为研究者认同。辩证唯主义哲学被认为是以恩格斯为源头,经 过列宁再经过斯大林所系统化了的哲学体系,是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曲解。而这恰恰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观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各种“后”马克思 主义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不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是一 种社会批判理论。这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指向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但是,西方马克思 主义从产生时就具有的批评列宁主义和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特征,决定了西方马 克思主义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同时,必然地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发 展存在着隔离的现象。因此,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资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流 话语,必然地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疏离的现象。这也可以以两个疏离来说明: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政治话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之间的疏离,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话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日益疏离。

      就前者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有很多学者也在研究和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流话语认为,那仅仅是政治理论 宣传,不是学术研究。例如在从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的学者之间,不仅在研究的方向上,而且在语言系统上也存在着某种可以明显感觉到 的难以交流的现象。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紧 密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化和职业化的特点所代替。一方面是以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教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它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 实的需要;一方面是主要以介绍、研究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 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在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某种在理论范式、 逻辑思路、理论的现实指向上明显不可沟通的现象。

      在理论范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政治话语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为 中心,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础,着重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的说 明;但同时也存在着理论的抽象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不够以及理论的僵 化等等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从其基本理论资源看,在大量地引进和 介绍西方的哲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注重于与西方理论的接轨和研究 ;个性化研究、价值中立原则和以青年马克思为基本理论资源成为这种研究的基本的导 向。这种研究一方面丰富和活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学术空气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 论资源,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学院化和政治的疏远化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