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利天 1952年生,吉林省舒兰县人,哲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教授。论著有《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等,在《哲学研究》、《新华文摘》、《江海学刊》、《人文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哲学的存在样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研究和宣传表面上并无根本改变,但哲学在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哲学承诺的使命和责任、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和意义乃至学院中职业化哲学活动的取向和学术标准都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自8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哲学改革的先行者首先对旧教科书体系进行改革,高清海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被公认为是突破旧教科书体系的尝试;几乎同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理论内容、理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解和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看来,这些变化是十分自然、合乎情理的事情,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说话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哲学理论凝固不变才是怪异的。问题在于哲学体的超越的、反思的理论性质决定了自身不能随波逐流,它必须以批判的精神、公共良知的价值态度审视一切变化并调节自身,变易、不易、简易三者统一的“易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原理。本文在国内哲学界十几年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态度与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说明,它既是多种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哲学史内在逻辑运动的结果,更直接地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创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把握,从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着眼,物质生产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己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未有一种哲学对物质生产实践给予充分重视,从而这一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也不仅因为物质生产实践这一范畴说明了全部人类认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也不仅因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实质,从而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有唯物史观。按照高清海教授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在于创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从当代哲学的理论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发现。从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说,人们多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领会实践观点超越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自片面性、创立新哲学的意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人们很少深思实践观点所体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的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即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其实质即是对传统哲学用知性思维方式所设定的僵死本体的消解,无论是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还是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从实践的观点看都是同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创造的本性相矛盾的。因此,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就是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这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深度和现代视野。

      把实践观点作为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并不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理论内容,哲学思维方式并不是某种抽象的形式结构,不能用形式逻辑的思路理解哲学思维方式,这是从康德特别是黑格尔以来哲学史已经明确的常识。实践观点作为哲学思维方式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的全体,它不仅是概括了人类认识史的认知范畴体系,同时也是表达时代精神的价值原则体系。国内有的黑格尔专家认为黑格尔哲学的最高本体是伦理本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显示出更为深切的价值关怀,因此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必定是一个基本价值原则的理论体系。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要是物质生产实践观点,传统哲学的道德实践、现代哲学的交往实践、话语实践等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系统的理论分析。仅从物质生产实践范畴理解马克思新哲学思维方式的价值态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东西。按照高清海教授的看法,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对本体论思维方式,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否定,是对任何先在本质决定的哲学解释模式的否定,它提供了人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新方式;人的本质是实践中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创造,人的本质也可说是无本质的自由自为,人在自我创造和自我理解中也创造和理解属人的世界,这显然是对人的自由价值的最高论证。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自由本性的自我确证,是自由意志的实现和客观化。然而自由总是受制的,自由意志总是受到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抵抗。从逻辑上说,自由只能是全体的自由,是绝对的、无待的,部分即是有限,有限即有对待,有对待即有所限制,从而即不自由,中外哲学史中如斯宾诺莎、黑格尔、庄子等都已阐明了这个道理,所以,马克思以前哲学追求和论证的自由,只能是精神的自由,只有思想才是绝对的、无限的、因而是自由的。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实践观点出发论证和解决人的自由,使自由真正成为现实的课题,成为感性的物质的活动过程,这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任何哲学理论都更深刻地触及到了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等的对立统一关系,另一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关切具有了全新的视野和思路。最一般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学说,即全人类作为全体的自由学说。人的解放必是全人类的解放,压迫他人的人必受他人的限制和反抗,因而是不自由的。人的自由和解放首先必须是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的消除,是人类作为最后一个主体从而才有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才有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解放的学说,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作为最后一个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自由和解放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态度,唯此我们才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是共产主义世界观。这些说法显然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取向来说的,按照我们的看法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构架是一致的。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这一社会哲学的主题内在于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之中。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观点即是自由的观点、解放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无产阶级的观点,这些都已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从较深的理论层次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论的哲学,而不是自然哲学或本体论哲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