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04)05-0005-0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写入决议,从而使以人为本成为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则。我们认为,只有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执政理念、一种共同价值观和一种思维方式,才能发挥其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或社会思潮,真正开端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激烈地批判宗教神学,他们以人性代替神性,以人权代替神权,以理性代替信仰,强调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平等,宣扬人的价值、人的能力、人的解放,推崇伦理观上的个人本位,把人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这种以人为本思想便具有片面性、抽象性和理想性色彩。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首先把人本主义思想引入哲学,认为人作为有感觉、能思维的感性实体,是自然界的最高存在,只有从人的本 质出发,才能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因此,相对于 物质和意识的概念,人的概念才是最基本的世界观范畴。由于费尔巴哈所讲的人只是生 物学意义上的非历史的自然人,所以他虽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到了历史领域就 变成了唯心主义。至于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则完全成为宣扬非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了 。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人”作了最根本的规定和科学说明。他们认为,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本质和基础,历史是人们 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真正的社会历史发展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的 。唯物史观所讲的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既不是孤立的个人,也不是 抽象的普遍人,更不是纯粹意识,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现实的 人,个人、群体、人类都是人的存在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 本”的概念,但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针对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而提出来的。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需要辩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人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其共性既指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的“类”的规定性,它包括人的活动的自由和自觉特性等,也指人们之间的共同人性;其个性是指作为社会的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人的需求差异、能力差异、社会关系差异、人格差异等。人的共性作为人的一般本性,存在于处在各种特殊矛盾关系中的、历史地变化了的个别人的本性之中。以人为本,既要尊重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又要肯定和注重人们之间的共同人性或共同性。只有肯定和注重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尊重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才能体现人的类价值和尊严(人本价值);只有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2)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每个个人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都处在特定的群体之中,没有个人就没有群体,没有个人的积极性就没有群体的活力;离开群体的个人不仅不能存在,且个人的发展只有通过群体才能得到实现。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当个人与群体发生冲突时,个人暂时的、局部利益应当服从于整体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在这里,以人为本主要应以人民为本,因此,个人不能借口以人为本来谋取个人私利;但是,以人为本并不否定个人的价值,或不能借以民为本而否定个人的 价值,以人为本也包括尊重每个个人的价值。(3)人作为手段和作为目的的关系。以人 为本既强调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同时又不否认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手段,历史就 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人类创造活动过程。人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就是 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又是一切活动的主 体或手段,因而,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首先创造社会发展成 果,强调人要凭其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由此,我们既要反对见物不见人,把人仅仅当 作手段,也要反对不劳而获。(4)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关系。以人为本蕴涵着社会公 正原则,它既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基本需求和独立人格的尊重,因而,它要求 公正合理地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和贫富分化问题,更 重要的是要努力降低弱势群体发展的脆弱性,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平等竞 争的机会;以人为本又要求尊重强势群体的独创个性、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如果因关 注弱势群体而否定强者或精英阶层的能力和业绩进而搞平均主义,如果社会不能形成各 尽所能、各得其所而有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那么,以人为本只能是局部地、有限地实 现,或者只能是一种片面的不彻底的以人为本。(5)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人 为本并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更好更健康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经济越 发展,物质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也要求我们通过“人”的 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当今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 决定性的意义,人也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主导因素。正如马克思指出: “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1](P222)“真正的财富 就是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1](P218)因此,以人为本应注重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 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方式,通过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来推动经济发展,或者应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代 替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人越是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要言之,推进人的发展同实现经济发展,是互为前 提和基础的。(6)经济发展水平与领导干部的作风、态度的关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 理念离不开经济发展水平,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来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水平。但实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条件,当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还比较落后 或有限的时候,同样可以实行以人为本,我们不能以经济条件落后为借口来降低以人为 本的水平。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人为本又是一种态度,一种作风,一种精神。落 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亲民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 以人为本是一种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党的一种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洞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总结执政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执 政理念的升华。 首先,社会历史发展正在走向以人为本。农业时代看重的是土地,土地是最大的生产要素和财富。工业时代看重的是资金和设备,资金和设备是最大的生产要素和财富。日益逼近的知识经济时代看重的是知识、智力、技能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将爆发革命,这场革命将以开发人力资源和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为中心,人们将不再以拥有土地和钱财的多少论财富,而主要是以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大小论贫富。第一,知识作为人的智力的创造性产物,由于它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而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入 是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 动力;第二,知识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智能化,即传统的第一、 第二产业日趋萎缩,而提供智能商品和智能服务的软件产业正成为最为夺目的朝阳产业 ;第三,知识型的劳动者将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如果说在传统工业时代主要是拼 资金和设备的话,那么,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则主要是拼素质和人才;最后, 知识经济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智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需要,是 最迫切的: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 导力量。由此,人的创新能力价值应成为首要价值,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精神,围绕人的创新能力开展能力建设,由开发自然资源为中心走向以开发人 力资源为中心。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上指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是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对“人”的认识和态度也就达到什么程度。过去我们曾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与资本主义“对着干”,由此,我们往往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谈人色变”;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逐渐认识到应着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重新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由此,我们强调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来解放人;尔后,我们又进一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认为社会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运动。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既要解决在人的主体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以人的发展来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也要解决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之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根据这种认识,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