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需要转变的几个重要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4)09-0005-04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对此,学界已经发表了一些文章,从新科技革命、加入WTO、参与全球化交往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但还有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必须考虑和注意的,即这头20年同时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国际交往、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的形势下,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物质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基本告别了物资短缺时代、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市场经济已经使我国社会机制的活力全面激活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和谋划中国的社会运行模式,希望转成一个什么“型态”的社会,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对自己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相当的自觉性,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和理论的准备。当前我们的一些讨论从经济上谈的比较多,比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或跳跃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而从哲学视角、从整个社会形态演进层面着眼的,相对还比较少,至少是比较肤浅。我以为其中有几个重要观念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转变的。

      第一,大生产力的观念。过去我们谈论和讨论发展生产力,大多是仅仅将之理解为物质生产力,即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能力,现在看来有局限性,需要反思和转变。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是基础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但同时承认还存在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主要是指人口生产,现在更应理解为人才生产),即所谓三种生产。马克思出场时的语境,是以往的历史观忽视物质生产的作用,所以他特别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特别侧重对物质生产的研究,甚至认为人类历史归根结底就是物质 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但若是把物质生产当作历史发展中惟一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就 违背和歪曲了他的思想。恩格斯在晚年的通信中就曾经指出一些人把唯物史观简单化的 弊病,可惜这一点没有引起后世的应有重视。实际上,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 ,都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也都需要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制度来支撑和调节。而且,三种 生产之间并非是平行地单独发展,而是混合着、联系着、相互作用着的,它们之间的合 理比例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着的。而且,各种生产都有自己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若 不适合,就会造成巨大的内耗、浪费和低效率。总之,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整个社会的 生产力,如果在整体上彼此不匹配、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导致巨大的内耗、浪费和效 率损失,导致各个方面都不能合理地发展。这已经为我们这些年来的经验所充分证明。

      在现代社会,一方面,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获得了比较独立的外观形式,成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分工门类;另一方面,这几种生产的互渗互动也更为明显、突出,表现为物质生产中智能化精神性的因素大大增加,对人才和创新的依赖性大大增强;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活动中也越来越突出产业化的特征,对物质性因素的依赖更为直观和重要。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竞争能力,当然主要是看其 经济实力,但这个经济实力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物质生产能力,科技、教育、信息、金 融、交通、通讯、传媒、文化产业等所谓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有相当的份额 ,而且表现出越来越扩大的趋势。同时,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和人才竞争成为当今国际竞 争的重点或战略制高点。也就是说,在这种新的竞争态势下,一个国家的科技生产能力 和人才生产能力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求必须将科技生产和人才生产当作是 重要的国家产业门类予以对待。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极大地改变 了以往我们总是把科学技术当做社会意识来思考的传统思路和观念,强调了科学技术对 物质生产的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加强、如何改进我们的 精神生产方式和人才生产方式,如何通过改革不合理的精神生产关系和人才生产关系, 促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的发展。这里所说的精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仅包括科 学技术,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这里所说的人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仅指学 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全社会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管理的制度。科教兴国和 人才强国战略实际上就是这些方面的实践体现,也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实践呼唤着理论创新和观念的转变。

      所以,我们现在亟须改变把社会生产力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力的观念,从社会整体角度综合地理解生产力,树立起大生产力的观念,或者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观念。这种大生产力,就是社会自我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活力。

      第二,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观念转变,是彻底抛弃机械论的社会观,确立社会有机体的观念,重视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以往我们也讲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但在具体问题上却总是沿着机械论的思维轨道做惯性运行,比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持有的动力论观念本质上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观念。以往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存在多种表述,如物质生产力是最终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重要动力,革命和改革也是动力,看似顾及到了各个方面,实际上都还囿于机械论的概念框架。若是从有机论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种思路存在问题。比如一个人的发展,你说什么是动力?是心脏,是肺,是脑子,还是食物,或是别的什么?恐怕谁也不会这么说,不会这么想。对于有机体,需要着力强调的是平衡,包括自身各个部分的平衡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以及在这种平衡中表现出的活力,亦即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也可以说就是有机体自身自组织、自调节的自我发展能力。与此相似,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如果它的运行机制出了问题,难以合理地进行 自组织、自调节,其生命力就衰退了,也就难以正常地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