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及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东岳论丛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重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和当代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领袖哲学与学者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一致性与表现形态多样性的关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与问题研究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吸取其他哲学成果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概括具体科学成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应用研究的关系。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5-0056-0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5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业经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状态最好的岁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如不及时解决,它们将不仅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还威胁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业的存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1.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由于实践标准问题的讨论,由于党的马克 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倡和恢复,由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广大哲学研究工作者破 除迷信、解放思想,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积极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发展的 新成果,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提出了 许多新思想、新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举其要者有:实践观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地位的新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当代发展;认识论研究的新范式;唯物史观 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的新理解;形成了价值论研究的新领域;开展了人的哲学 、社会哲学、管理哲学、发展哲学、科技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方面 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上,出现了突破苏联上世纪30年代形成的教科书 体系的多种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上,开展了马、恩、列、斯、毛、邓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想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专题研究和通史研究。

      2.发表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著作,编写了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全国影响比较大的有肖前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清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黄楠森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

      3.1978年以后,通过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和向国外派遣留学生、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的培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队伍。这支队伍继承和保持了我们党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具有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同时在队伍的数量上、专业分工的规模上、业务素质的水平上,都超过了我党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4.在科研组织机构的设置上,1978年以后,经过恢复、扩建、新建,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壮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系统。这个系统,从宏观上说,由科研系统、高校系统、党校系统、军队系统、党政系统这五大系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单位组成;从微观上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80年代末的设置是最为齐全的,原理研究室有两个: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室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研究室也有两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当时,中央党校及设有哲学系的重点高校一般都有这四个教研室的设置。规模小一点的大学哲学系,则一般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规模再小一点的就只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5.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交流活动的学术社团组织,这也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近30年中所没有的。全国性的一级学科的社团有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下面还分设有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分会、列宁哲学思想研究分会、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分会、邓小 平哲学思想研究分会、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会等。这些学术社团组织自成立以来 ,在组织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上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边缘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命运,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从事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过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赢得了声誉一样,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声誉。就国内的情况而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曾经严重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曾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红一时。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展开,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经济学和法学走上 了我国理论舞台的中心,而哲学则逐渐走向了边缘。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身并 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问津入门者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马克 思主义哲学有用吗?”

      2.马克思恩格斯曾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以往的哲学,认为过去那种哲学脱离实际、故弄玄虚,用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的联系,用大家听不懂的语言说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在他们看来,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为了和旧哲学划清界限,他们甚至不把自己创立的哲学称作哲学。从那以后,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哲学。除了从西方哲学角度出发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性、学术性外,还有从具体科学角度出发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性、学术性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经常有关于某某问题的哲学思考,而具体科学研究者则问道:“这种思考是哲学吗?”在一些人眼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哲学,那么是什么呢?有几种说法:一曰意识形态,二曰政治,三曰科学。意识形态性就是阶级性,过去阶级斗争扩大化和阶级性标签化、庸俗化,败坏了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的声誉,所以现在不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也效仿西方哲学,极力否认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认为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会降低学术性、哲学 性;过去充当错误政治和错误政策的工具,曾极大地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形象 ,现在不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总想远离政治或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过去马克思 主义哲学很强调自己的科学性,还把哲学定义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现 在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则觉得讲科学性或向科学靠近就降低了哲学性和形而上学 性,说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就会混淆哲学和科学的界限,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丢掉人文精神,极力让自己的研究向思辨的、抽象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形成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吗”,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研究 ”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