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

——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把“人是什么”变换为“‘人’是什么”,澄清“人”的概念的不同用法及其意义, 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人,必然导 致“人”的概念规定的多样性。某一时代的思想家通常只能以自己所处时代的人作为现 实原型来刻画和建构“人”的概念。与实然之“人”的概念不同,应然之“人”的概念 并不是经由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抽象概括,而是经由从描述到规范、从现实 到理想的提升建构而形成的。“人”的概念的二重化是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模式。人文社 会科学中那些最常见的关于“人”的概念规定,与其说是对于实然之人或本然之人的客 观描述,还不如说是关于应然之人的某种理想建构。人道主义主要依据本然论证应然, 其特点是从本然之“人”的抽象假定导出人的应然状态,而马克思主义则主要依据必然 论证应然,其特点是从实然之人的真实存在出发,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 依据,来设定和论证人自身发展的应然目标。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4-0016-08

      “一、“人是什么”与“‘人’是什么”

      关于“人是什么”问题的任何实质性而非描述性或解释性的回答,都必然会涉及“人 的本质(或本性)是什么”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包括科学和哲学(神学可视为哲学之变体) 在内的人类智慧迄今未能解决的一大难题。考虑到这一点,笔者以为,不妨避难就易, 调整一下问题及其思路,把“人是什么”的问题变换为“‘人’是什么”的问题,以便 在思考人的问题时避开以往那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所导致的困境。所谓避难就易 ,当然只是相对而言,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即“人是什么”的问题被置换之后,该 问题所蕴含的“人的本质(或本性)是什么”的问题已无需直接回答,因而也就不必再像 以往那样,为那个“人或人的本质应如何定义”的问题去费心纠缠;换句话说,与“人 是什么”的问题不一样,“‘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其追问的对象或着眼点,已不再 是人本身而是“人”这个概念及其意义,因而其答案不要求弄清“人是什么”或“人的 本质是什么”,只要求弄清“人”意味着什么或“人”这个概念的意义是什么,即只要 弄清人们在使用“人”这个概念时所表达的意义(含义)是什么就可以了。

      诚然,这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实际上,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或在不同的语用语 义环境中,人们使用“人”这个概念所表示的意义或含义,往往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 不仅如此,这种差异有时甚至表现在同一场景的同一语句中,例如,在人们多少有些耳 熟的“那个人真不是人!”这句话中,前后两个“人”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迥然有别的。 与此有关的一些情况及其所涉及的问题,本文将在后面作进一步的分析讨论。这里笔者 要强调的是,尽管“人”这个概念可以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其实际的意义或含 义可以有多种多样,但在特定的语用语义环境中,它的意义或含义还是比较容易为人们 所把握和确定的。正因为如此,人们之间才有可能使用“人”这个概念进行思想交流。 如果说,那个“人是什么”及其所包含的“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因其所固有的形 而上的性质,难以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并求得相对确定的答案,只能任其在哲学思辨的 领域中继续“百家争鸣”下去的话,那么,这个“‘人’是什么”即“人”的概念意味 着什么的问题,则更多地带有形而下的性质,因而是可以借助于经验科学的方法进行分 析并找到相对确定的答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是什么”置换“人是什么” ,把“人”的概念及其意义作为分析的重点,既是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同时也是一种 研究方法的调整。

      关于“人”这个概念及其意义的分析,必然会涉及语词概念与思想概念两个方面,因 而从方法论合理性的角度考虑,选择一种较有解释力的语言意义理论是至关重要的。语 词概念(名词或术语),通常是用来表达相应的思想概念(思想内容或观念)的,而思想概 念则是人们头脑中对于相应的现实存在(或称“实在”)的反映、理解、重构及其产物, 由此形成了“语言—思想—实在”三者之间的复杂联系。仅此一点便足以说明,无论是 关于语言指示实在的“指示理论”,还是关于语言描画实在的“描画理论”,其有效性 及合理性都是颇成问题的。大家都还记得,著名哲学家L·维特根斯坦在后期放弃了他 原先曾主张的关于语言意义的“描画理论”(Picture theory)或“图像论”,转而倡导 由语言的实际用法而不再像以往那样由语言对实在的描画关系来确定语言的意义,“在 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是所有情况——我们使用的‘语义’一词,可以这样来定义: 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注:参阅L·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三 联书店,1993年,第31页。)虽说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这一变化,不过是20世纪上 半叶语言意义理论发展变迁的某种缩影,但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那样,语言毕竟是 一种既为别人同时也为自己存在的实践的意识,其直接的功能和意义在于表达并传递思 想,因而相比较而言,这种基于语言实际用法的语言意义理论,无疑更具有合理性和解 释力。因此,关于“人”的概念及其意义的分析,必须从作为语词概念的“人”入手, 即通过分析“人”这个语词概念的不同用法,以确定它的不同意义或含义即它所表达的 不同思想内容(作为思想概念的“人”),进而通过分析作为思想概念的“人”(即人们 头脑中所理解的“人”)的不同规定性及其差异,弄清它们所由以形成的多样性原型及 其现实基础。这项工作决非一篇文章所能完成,本文的主要意图是提出并倡导这样一种 新的研究思路,其中所做的有关分析和论述只是些初步的尝试。

      读者也许会问,把“人是什么”变换为“‘人’是什么”,有什么必要呢?或者说,这 种变换是否真的意味着一种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尽管从问 题的表述形式上看,新的问句只不过是在原有问句的主词上加了一个引号,但这决不是 一种无关紧要的“文字游戏”,因为问题及其提法的这种变换,意味着把“人”的概念 及其意义作为分析思考的重点,而这恰恰是以往的思想家们所忽视的。“人”这个概念 的使用频率之高,是众所周知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著述或许有所例外,在人文科学 或社会科学方面,恐怕古今中外还没有哪一部著作是不与“人”打交道的,而人们的日 常生活更是几乎每天都会提到“人”。人们谈论“人”,却未必真正明白自己在谈论什 么。人们使用“人”这个概念,却不一定清楚这概念意味着什么。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 ,这种情形实际上是相当普遍的。类似的现象曾被哲学家们称之为“语言的迷障。”人 们往往是处在语言迷障之下而意识不到自己被迷障。在理论思维以及在日常意识的领域 中,许多与人的问题有关的分歧或争议,往往是因为未能澄清“人”的概念的不同用法 及其意义所造成的。任何有效的以语言为中介的人际交往或思想交流过程,都有某些相 对稳定的语用语义规范可循。当然,一项研究只能涉及有限的范围,不可能一一检索并 罗列出“人”这个概念的所有各种不同用法及其意义,但要讨论或思考人的问题,就必 须了解并阐明“人”的概念的一些基本用法及其意义。这对于摆脱“语言迷障”达到思 维的确定性和清晰性,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