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4)04-0016-06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本体论问题的确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从哲学史上看本体论问 题始终是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本体论形态。关于本体论自身如何 成立、如何研究的问题就是形而上学的主题,形而上学长期以来是哲学的核心。本体论 是许多哲学理论都无法回避的,或者是明确地承诺一种本体论,或者是隐含着一种本体 论。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当前国内的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正如有论者所言“有 一种影响颇大的观点认为,如果承认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现代哲学,就必须否认马克思哲 学有本体论,如果承认马克思哲学有本体论,就必须否认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现代哲学, 要么承认马克思哲学是没有本体论的现代哲学,要么承认马克思哲学依然是有本体论的 旧哲学,二者只能选择其一。他们还认为,对马克思哲学作有无本体论之类的追问,实 际上是沿袭旧哲学的方式抽象地思考问题。如果把本体论强加给马克思哲学就必然导致 模糊马克思哲学和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取消马克思哲学在哲学领域的伟大变革意义。” (注:参见欧阳康等:《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 学》,2002年第6期。)显然,本体论问题和哲学的现代性问题被当作了对立性关系,研 究者是在反本体论的意义上理解现代哲学的。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有本体论的学者的意见 也不尽相同,有些认为是实践本体论,还有认为是社会存在本体论,批评物质本体论是 “传统”的哲学观。这是一些关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形态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的经典表述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本体论理论根据,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社会生产 实践作为社会存在承担着本体论的职能。当前这种编撰体例之所以遭遇不同的观点,首 先是因为这种形态的“马克思哲学”在理论上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 学的挑战。不过又存在这样的问题,马克思的哲学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总是当 下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虽然有关联,但决不是一回事。马克思的哲学是一个哲学思 想史的事实,不管马克思本人是否清晰地阐述过它,它都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框架中, 可以得到整理和还原,虽然在细节上有争议的空间,但总体的结构框架可以得到一致的 判读,否则,所谓的马克思的哲学就是一个空洞的名称。马克思的哲学之所以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核心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石,决不仅仅在于它的纯粹学术价值,而 在于负载在这种哲学理论中的政治取向和实践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也不是一种纯 粹的学院研究,虽然对于它的研究可以如此地进行。因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 带有两种价值取向:现实实践和纯粹学术的,而它们并不必然相互蕴涵,学者应该对它 们之间的区分保持自觉,并且做出个人的学术选择。必须坚持这些原则性的区别,否则 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就可能以发展和当代性的名义牺牲马克思哲学的客观性和学术研 究的纯粹性要求。马克思哲学是否是现代哲学是一个纯粹研究的问题,即使不是,也不 影响马克思思想的开创性贡献,如果在纯粹学术的语境中评价马克思,那么只有学术本 身的价值标准才是合法的,预先就给予马克思哲学以价值判断,从而为此进行论证,这 样对马克思哲学的分析研究就过于目的论、过于当下性,就是一种流于主观主义和相对 主义的学术姿态。如果对马克思哲学可做严格的学术研究,谨记胡塞尔的告诫:“正是 在一个实践动机超强地上升的时代里,一种理论的本性也可能会比它的理论职业所允许 的更为强烈地屈从于这些实践动机的力量。但在这里,尤其是对我们时代的哲学而言, 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危险。”(注: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 印书馆,2002年版,第6页。) 二 对马克思哲学和本体论的问题进行探讨,自然要从本体论是什么的追问开始。本体论 一词虽然出现于十七世纪,但它是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形而上学是从巴门尼德就开始 了,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研究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因此从哲学诞生之际本体论 问题就存在。亚里士多德说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之所以是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 所具有的禀赋。这就是形而上学。按照现在的解释,本体论是世界或者所研究的对象领 域的终极实在。因为哲学作为一门学术本身是理论形态的,所以它的框架体系必然是可 演绎的,而本体论也是构成这个演绎体系的初始命题的核心范畴。所以在理论的结构上 ,本体论是一个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元话语,这是由理论的本性所决定的。考察西方哲 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都直接和间接地承诺了一种本体论 ,一些极端重要的哲学家专门致力于本体论本身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海德 格尔、分析哲学家奎因、斯特劳逊等。 哲学如果是科学性的,即它是系统的,严密的,就必然是可以演绎推论的,而且哲学 始终都是如此。黑格尔说“没有体系的哲学思维决不会是科学的东西;这样的哲学思维 除了为其自身而更多地表示主观看法之外,就其内容而言则是偶然的。”(注:黑格尔 :《逻辑学》,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众所周知,黑格尔是一 个建立了关于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类认识的几乎无所不包的绝对体系的哲学家。而正 是在这种意义上黑格尔遭到了后来的哲学运动的彻底批判。当代的后现代主义运动更是 批判这类宏大叙事、逻各斯中心主义。其实黑格尔哲学之所以遭到现代哲学的批判并不 在于它有本体论,是系统性的,这太过肤泛;也不在于这里的本体论是理念,而在于黑 格尔的哲学是一种总体性的话语体系。它是关于世界的绝对理论,设定了一个绝对的本 体论。而世界是否是总体性的,对它是否可以进行总体性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一个悬而未 决的问题,而在现代由于各种学科的成熟和分离,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虚幻的、也 没有意义的问题。“现代人缺乏那种构成一切宗教基础的、因而也构成形而上学基础的 天真的虔诚态度,因为几乎每一种形而上学不是直接有宗教上的根据,就是在历史上起 源于一种不能进一步合理地证明其正确性的信仰。因此毫不奇怪,随着那种内在于现存 在的态度的增强,不论是探讨形而上学的兴趣,还是对有效地解决形而上学所提出的问 题的信心,都开始减少了。”(注: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柄文等译 ,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9页。)哲学自古希腊诞生开始就试图回答世界的始基是 什么的问题,因此它一开始就是总体性的,是包罗万象的;进入中世纪之后上帝概念统 摄所有的知识部类,又是一个总体性的形态;近代以来的理性概念是作为与上帝概念正 相对立的形象而出场的,所以也是总体性的。笛卡儿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他认为形而 上学正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自我意识是他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这种哲学到黑格尔抵达顶 峰。正是各种具体科学的成熟和独立,“总体性地对待世界”这种哲学立场才走到了历 史的终点。黑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基本上承认总体性的哲学努力的不可能性,批判和告 别黑格尔成为哲学本身的趋势。本体论也许因为历史的原因,总是被视为总体性哲学的 支柱,因此批判总体性哲学就转化为拒绝一切本体论的哲学立场。分析哲学是二十世纪 一种重要的拒绝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研究的哲学运动,但正是这一运动的著名人物奎因和 斯特劳逊等又恢复了对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研究的重视。奎因哲学的基本观点是本体论的 承诺、或者本体论的相对性。“如果一个理论是真的,那么它就承诺了必定存在某些对 象,也就是说,一个理论承诺了某种实体的存在,当且仅当在使这个理论为真的量化的 约束变量中,这些实体必须是可数的。”(注:《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N·布宁、 余纪元等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页。)但它不承认绝对事实,即类似黑格尔 哲学的绝对本体论。“一种理论的本体论地位只有相对于某种背景理论或语言的解释或 翻译才有意义,而背景理论本身也是相对于把它进一步翻译为另一种理论。绝对地谈论 本体论问题是无意义的。”(注:《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N·布宁、余纪元等译,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页。)奎因认为本体论就是对“何物存在”问题的回答, “一个理论的本体论承诺问题,就是按照那个理论有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注:陈 波:《奎因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5页。)因此本体论是任何一种 关于“何物存在”的理论都自涉的。可以看出他对本体论的定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是 一致的。“‘是什么’这一基本询问和断定方式反映了人类对周围世界以及人类自身情 况的不懈探索和陈述,从根本上体现了一种知识论的特征,因而它自身就是具有科学性 。”(注: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415页、第416页。)这就是为什么“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统一的”的学理根据。“在求 真这一点上,哲学(这里等同于形而上学—引者注)与科学更为接近,因为它的求真乃是 以询问‘是什么’和‘为什么’为基础的,它总是在探索本质和原因”。(注:王路: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5页、第416页 。)但形而上学似乎又与科学距离最远,在追问的形式上它们的确是接近的,都是关于 “思维”和“存在”、“是”的统一性问题,但哲学追问最普遍、因而最空无、终极的 “存在”、“是”;科学则追问尽可能具体,外延尽可能小的“存在”、“是”,它们 处于本体论频谱的两端。关于纯存在的追问只能是纯形式的,它的结果就是逻辑学,正 是它成为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强大工具。奎因否认绝对本体的存在和主张相对本体的实 用性实际上是和德里达、李欧塔等人的反对本质主义、反宏大叙事立场相当接近的,这 是当代哲学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说现代哲学的本体论研究认为虽然可以有不追问“何物 存在”的哲学,但如果一种哲学要回答“何物存在”从而是认识论的,比如权力的本质 、历史的规律、法的原则、正义和美的根据等,它肯定要承诺一种本体论,否则追问就 无法进行,而科学一定有本体论。这是建立在现代数理逻辑和语言哲学成就之上,对本 体论问题和形而上学问题的技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