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解构与实践

——后现代哲学与马克思哲学比较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马克思哲学在当代情境中的理论碰撞和互动关系,是一个十分值得 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领域。学术界对后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 过程:早期阶段,国外理论界一般认为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超越和 扬弃,国内学者则大多对后现代哲学持一种谨慎的拒斥态度,认为它是对马克思哲学的 一种完全错误的解读;到了后期阶段,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后现代哲学思想并没 有超越或扬弃马克思哲学,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印证的关系,国内理论界甚至产生 了一种把马克思哲学视为一种后现代哲学的倾向。如果说早期阶段体现的是两种理论在 当代情境中的碰撞而给人们带来的理论思考,那么后期阶段则体现了人们对两种理论之 间的互动关系的体认和把握。然而,这种思考、体认和把握却仅限于将两种理论的代表 人物的只言片语进行简单的对比罗列,没能深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文从 以下三个方面对后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马克思哲学的 诠释框架与形而上学;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方法与解构;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特质与文化批 判。

      一、马克思哲学的诠释框架与形而上学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后现代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超越和扬弃,与后现代哲学在思 维范式上对马克思哲学的诠释框架的拒斥是分不开的。在后现代哲学看来,马克思哲学 的诠释框架是一种形而上学式的宏大叙事。就像伍德等人在其主编的《捍卫历史:马克 思主义和后现代议程》中所述那样,马克思哲学中的“辩证法精神”、“工人阶级解放 理论”等都被当作“宏大叙事”,“与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一起”遭到了“抛弃”。因为 这些哲学陈述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都是“单一性的陈述”,从而必定是“压迫性”的陈 述,因此,所有这样的“宏大叙事”都是“值得怀疑的”。(Wood & Foster,p.66)

      实际上,正如我们所知,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拒斥形而上学的产物。马克思在哲学上 的变更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在于他全面、彻底地超越了近代哲学思维范式,建 立了以强调社会化的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为特征的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其根本特征之一 就是把哲学视野从建构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追求终极意义的基础和本体,转向注目于 和人相关联的客观世界,关切人类自身生存的客观基础和人的现实生活。马克思哲学从 人的存在方式即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彻底颠覆。

      但在后现代哲学看来这还不够彻底,且具有“宏大叙事”的封闭性。尽管詹姆逊在《 政治无意识》中也承认马克思哲学的阐释框架具有优越性,即它总是介入并斡旋于不同 的理论符码之间,“容纳这些显然敌对或互不相容的批判操作,在它自身内部为它们规 定了部分令人可信的区域合法性,因此既消解它们同时又保存它们”(詹姆逊,第4页) ,但在多数后现代哲学的思想视域中,马克思哲学依然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体系,需要加 以解构,以便使其充分发挥方法上的革命性,摆脱其阐释框架所带有的“元叙事”性质 的封闭性。

      后现代哲学对马克思哲学采取了一种碎片式理解,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解构性的阅 读和重新书写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后现代哲学思想家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多重框 架分析,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概念,如延异、逻各斯中心主义、撒播等,摒弃了马克思哲 学解释框架中许多重要的范畴和概念,如劳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阶级、国家等,而代之以话语、文化意识形态、与种族和性别等有关的身份认同政 治等。在他们看来,马克思哲学中的这些概念都是具有形而上学特征的对统一性的思考 ,而他们所要做的则是借助话语等概念,对哲学进行新的诠释,以便拒斥任何对统一性 的思考。

      在这一理论目标的指导下,福柯、德里达、利奥塔和詹姆逊等人分别对马克思哲学做 出了自己解读。在他们看来,马克思哲学虽然具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但却被当作某种 政治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因而不可避免地成为“元叙事”,难逃保守和封闭性的命 运。马克思哲学虽然倡导实践的首要性、人的现实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但它的阶级斗争 学说和人性解放学说仍是一种“宏大叙事”,导致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对于统一整体的偏 执和对异质成分的压抑。马克思哲学虽然提供了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认识框架,但 又过于迷恋和依赖作为认识范式的结构,以至很少关注犯罪、疾病、孤独和死亡等人类 生存的基本困境。

      二、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方法与解构

      后现代哲学思想家无论对马克思哲学采取如何激烈的批评态度,却大都对马克思哲学 的批判方法持一种赞同态度。在他们看来,尽管马克思哲学的阐释框架具有形而上学的 封闭性,但其研究方法却具有解构性。

      对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方法的重视源于后现代哲学思想家对晚期资本主义现实所持的一 种批判态度。可以说,后现代哲学思想家是为了批判当代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才求助于马 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他们认为,马克思哲学中的批判方法必然会作为分析社会的方法 论而继续存在下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德里达大声呼吁:“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 克思……就没有将来”,“至少得有”马克思的“某种精神”。(《德里达中国讲演录 》,第21页)这里的“某种精神”指的就是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但是后现代哲学家 视野中的批判精神已经有了另外一个新名字:解构。正如他们自己指出的那样,解构理 论不是马克思主义,尽管它忠实于马克思哲学的某种精神,因为解构不再单纯是一种批 判,而是向一切批判发问,甚至向一切问题发问。同时他们又认为,离开了马克思哲学 所提供的空间,解构活动又是不可想象和不可能的,因为除了是一种激进化之外,解构 活动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或主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