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后马克思主义研究

——“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210093 刘怀玉(1965-),男,河南镇平人,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国外马 克思主义研究/范海武(1965-),男,江西九江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列斐伏尔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哲学 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中所提 出的以现代都市日常生活为平台的文化革命概念。他认为,马克思哲学基本上是“过时 了”的工业主义、生产主义话语;马克思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革命宏观构想仍是一种理 性设计范畴。但问题在于,列斐伏尔的总体性文化革命理想却是没有经济基础的“空中 楼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4)01-0027-07

      主持人简历:衣俊卿(1958-),男,黑龙江虎林人,黑龙江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19 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 学、日常生活批判和新马克思主义。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实践派的探索和实践哲学的述 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 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20世纪的 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及译著《日常生活》和《宗教与当代西方文 化》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主持人话语: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我们都必须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是20世纪 人类思想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这不仅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20世 纪人类思想历程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而且还表现在,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 世纪之交已经成为显学。哈贝马斯在《后形而上学思维》中曾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分析 哲学、现象学和结构主义并列为20世纪的四次重大的哲学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西 方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学者理论视野,并逐步成为当代学术的重要论域甚至推动我们马 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介性工具,既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变化提供一个重要 窗口,又为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某种基础性的方法平台。在我国国外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逐步形成几个有影响的研究中心。2003年10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 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 心共同发起并举办“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其中,南京大学哲学系经过多年的建设逐 步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该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长期禀承已故孙伯鍨教授倡导的文 本学历史分析传统,致力于经典文本的解读,并出版和发表许多有价值的论著。其中包 括孙先生本人的《卢卡奇与马克思》、张一兵教授的《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 、张亮博士的《“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等等。这些论著对卢卡奇、阿尔都塞、阿 多诺等重要代表人物的原著进行了精心解读,厘清他们的理论逻辑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 理论出发澄清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解读外, 张一兵教授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基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理论思潮 的批判主题和论域的相互交织而率先提出关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划 界问题,在学术界获得积极的反响,并展开有关“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 义”、“晚期马克思主义”等专题的研究。在这里编发的一组稿件即是他们的最新成果 之一。我们看到,这些文章既充分反映这一团队文本分析的总体风格,又在细节上各具 个性。其中,张一兵以其逻辑拆解功夫和细读策略重组了齐泽克《意识形态崇高对象》 的引论,他以超出原文一半以上的篇幅“解构”了这位在当代西方理论界具有重大影响 的“解构”式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逻辑,定位了后马克思思潮之“不可能性”政治立场 。胡大平博士则坚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关联这一基本立场,阐明了拉克劳和墨 菲之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规划的实际底蕴,在第二国际以来的非正统马克思 主义语境中指出当代左派通过语言学进行伦理突围这一特征,并从其在“对抗性”逻辑 上对马克思的背叛出发进一步指证了它们的困境。刘怀玉教授则把列斐伏尔作为“后马 克思哲学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通过对其一手文本的精心解读详证了后马克思思潮在 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分法、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一系 列问题上的潜在来源,从而为重新审视后马克思思潮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关系提供了 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研究案例。

      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这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元老级人物,其实也 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哲学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其主要表现就是,他 首先赋予马克思哲学以一种“诗性实践本体论”视域,而架空了物质生产实践概念;其 次,他试图瓦解马克思“物质生产第一性”的基本叙事逻辑,而提出“消费引导型科层 制社会”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概念。以《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一书为代表,中后期的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突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分法,撇开了宏 观的历史分析法,而突显了日常生活这个微观视角;颠覆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强调了 消费而不是生产的主导作用;颠倒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使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变成符 号拜物教;把马克思的国家上层建筑权力统治中心论,改造成为日常生活微型权力的隐 性抽象统治的“恐怖主义社会”理论;从而把马克思的以经济政治制度领域为中心的宏 观革命设想,转义成为以日常生活与文化领域为平台的微观革命乌托邦。

      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一书临近结尾处,列斐伏尔明确指出,他从事日常生活 批判的目的,就是要寻求一种微型的日常生活的文化革命乌托邦,并欲以此来替代经典 马克思主义宏观的人类解放理想。为了论证这样一种乌托邦方案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列 斐伏尔先是从根本上置换了经典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叙事逻辑,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 是一种“生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要用“诗性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生产本体论; 其次,要从根本上颠倒欧洲二千多年传统哲学与日常生活的等级关系,提出一种“回归 日常生活”、“重新发现日常生活”的文化批判哲学新概念,以代替对现代社会现实的 种种本质主义的界定与设计。用他的话说,当务之急,也就是“最关键的条件是艺术的 观念、创造的观念、自由的观念、适应的观念、风格的观念、体验价值的观念、人类存 在的观念,要保留这些观念并重新赢得它们的全部意义;但这些条件只有在对生产主义 意识形态、经济理性主义和经济主义进行无情批判之后才能实现”[1](P199)。

      一、一种“后马克思”的现代社会批判概念:都市文化革命

      (一)对马克思“生产主义”经典理论范式的批判

      列斐伏尔非常聚象化地认定,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图式表现为:一个社会就是“1.经济基础:劳动、生产物质对象和财富,以及劳动的分工和组织;2.结构:社会关系, 既是被结构了的又是结构的,被基础和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关系所决定;3.上层建筑: 法权(行为和法律)、制度(国家中的其他方面)和意识形态”[1](P31)。这就把马克思的 现代社会概念作了过于固态化、本质主义化的界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