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7;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4)03-0023-05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以来反复强调要牢固 树立和认真落实的一种发展理念,其核心要义在于“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五个“统筹 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科学发展观”的完整提出 及其作为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根本发展理念的明确确立,既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也是这一社会治理理念之马克思 主义人文关怀的进一步突出体现和实践转换。深入理解、努力实践这一发展理念所包含 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使之由一种深得人心的社会发展理念变为真真切切的社会 现实,理应成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典型体现之一 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应当以什么为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应当以造福于人的生 存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所谓的“人”又是指哪些人?是占社会人口极 少数的人还是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作为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 对前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历来是区分社会治理和发展理念有无人文关怀的基本标志之 一;而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区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和非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 基本标志之一。 所谓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其实质和精髓,就是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 的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尤其 是一切社会治理理念和措施,都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 。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形式”的思想[2],到列宁关于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 考[3],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念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所谓造福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概括地讲,包 含着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及其满足。因为,“我们首先应 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 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 他东西。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 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4]。而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创造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资 料,则是为实践这一人文关怀所必需的条件。二是要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及其需要, 使得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和需要能够得到不断开发和满足 。因为,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精神生活底蕴,正是把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动 物类的本能生存活动区别开来的“人的类特性”(或又称“人的本质力量”)之所在[5] ,而包括“吃、喝、生殖等等”的物质生活“固然是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 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 机能”[6]。为此,就必须在重视和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精 神文化生产的水平,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教育和普及工作。因为,从哲学的意义上讲 ,开发和实现“人的类特性”、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亦即所谓“人化”的过程, 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三是要重视并不断提升和满足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 关系需要,使得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够与在具体内容和具体水平上日新月异的 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相辅相成。因为,社会性不仅如同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一 样是人的类本质之所在,而且还在人的类本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人的类本质得以形 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7]而人的社会性之具有感性形式的体现,正是人的社会关系和 社会交往(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诸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为此, 不断自觉地适当调整或变革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领域的制度革新或体制改革,便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明确提出和强调现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是“科学发展观” 把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与现实中国国情、与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发展理念 出神入化地融为一体的突出而首要的表现。 首先,“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念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 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从而不仅贯彻了马克 思主义关于“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必须以造福于广大人民为基本原则”的思想,而且实 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人的问题的认识上的重大理论突破,表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众所周知,把创造中国社会历史的主体力 量的最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 人早已公然于世的根本宗旨。从毛泽东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的 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执政党和人民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标 准,再到江泽民反复强调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是这一根本宗旨的生动言说和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中国化表述。“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实际上就是要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 是受长期“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以人为本”的提法往往被一些人认为是非马克思 主义的口号而主张将其排斥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正统词汇之外。“科学发展观”在中 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史上,第一次明确、响亮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这一基本原则,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8],明确 论述了“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9]。其重 要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明确地突出了“满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的 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对于现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各方面工作而言的目的性地位 ,使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中本已包涵着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彰显得更加明确 夺目,而且在于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有关人的问题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勇气和在有关人的问题的提法上的重大理论突破。 其次,“科学发展观”关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概括论述了“坚持以人为 本”在现实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中的具体要求和当前为落实这些要求所必须着重关 注的重要工作方面,从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之进一步由一种合理的 价值理念向现实具体实践的转换。针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科学 发展观明确指出:就现实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 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 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 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例如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工作问题 、保护农民利益的问题、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等等。[10]这些全面而又明确、具体 的概括论述,使人清晰而又强烈地感受到: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已然不 只是停留在抽象的价值理念层面,而是同时化作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