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话语权的探索(笔谈)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信念维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 哲学系,南京 210093 唐正东(1967-),男,江苏常熟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

原文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4)03-0005-16

      孙伯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以一种基本的信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 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他在晚年曾多次说过,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他任何 一种西方哲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一基本的信念是贯穿孙伯理论生涯的始终的。 孙伯早年曾在华东团校学习,并在华东团工委机关工作过。大学期间他又在北京大 学历史系系统地学习过历史知识。他是在大学毕业后才转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 究的。这种从政治、历史到哲学的思维路径,尽管从表面上看与马克思从事哲学研究的 思维路径不尽相同,因为马克思一开始进入的恰恰是哲学的领域,然后再进入到政治、 历史、经济等领域的,但剥开现象究其本质,不难发现,真正的马克思哲学,即新唯物 主义哲学,恰恰正是在1843年下半年开始的政治、历史、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才获 得的。鲍威尔、赫斯、契什考夫斯基等青年黑格尔派分子立足于哲学,试图在哲学中找 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办法,其结果是把现实社会问题蒸发为抽象的哲学概念问题,停 留在对先验的形而上学设定之异化及其扬弃的哲学思考上,由此也就阻断了他们走出形 而上学哲学、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也就是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领悟,恰 恰是需要从一般所理解的哲学之外,即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本身的角度去进入的,这是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孙伯的知识背景正好使他 摆脱了上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学界颇为流行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概念化建构的 潮流,直接进入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之处。

      孙伯的这种思路是以一种基本信念为前提的,即中国共产党人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 人民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就 在于对这种历史必然性作出理论论证。这一点其实与马克思当年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与马克思同时代的那些哲学家由于无法从现实生活过程的角度来展开理论论述,因而不 能看到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有能力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一个新的社会形态过渡。因此,他们不得不延续西方哲学中固有 的那种以面向个人为基础的伦理性的思路,用“你应该”来取代“历史必然性”。这样 一来,他们的哲学研究自然就会停留在对各种先验形而上学设定及其异化的阐述上面, 哲学的思辨化、概念化、体系化倾向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这样的哲学家即使讲到共 产主义,也只能是哲学共产主义,而不可能是对共产主义运动之历史必然性的现实论证 ,其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主体因而也不可能是工人阶级,而只可能是那种自诩为启蒙精 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基本思路上与古代哲学家的不同只在于:古代哲学家面对不可知 的世界,拒绝停留在意见或平庸的大众争论的层面,努力通过自己的艰苦沉思而找到一 种作为“它是”而存在的理性,并认为这种理性能为人类社会建立起秩序;近代哲学家 所做的只是把这种作为“它是”而存在的理性,演变成了作为“我是”而存在的理性, 这是与近代以来努力在自然秩序的废墟上建立起人为秩序的时代潮流相一致的。但关键 的一点却没有变化,那就是:哲学家的天职依然被理解为将理性的“我是”转化为人类 行动的“你应该”,哲学的使命似乎只在于为个人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判断,并为之提 供行为准则。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没有看到现实社会问题并非是由于个人没有按照理性 的准则行事而导致的,而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不断扩张这一客观性的社会进程所导致的, 要想真正解决由这一客观进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必须把眼光放在对这一历史进程本身 的必然性的研究上面,通过这种研究,发现工人阶级(而不是工人个人)身上所负载的历 史使命。相信工人阶级必然有能力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进程中的内在矛盾,这是马克思 进行哲学研究时的一种基本信念。正是这种基本信念使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开辟出了一 条崭新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