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哲学的视界融通及其后现代转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河南大学 马列部,河南 开封 475001 朱荣英(1963-),男,河南尉氏人,河南大学马列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哲学无论从外部就其存在状态和研究路向抑或从内部就其本质和功能来看,都普遍地 存在着多元互动与会通的现象。从本质上看,这种现象既是哲学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和生存机理,也是它自我开拓、自我生成的根本路径;历史地看,这种现象为一切哲学 形态所共有而非个别哲学形态所专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通例或常则。当代哲学正是凭 借其内在的多元互动与会通而开辟自我生成之域的,这既确保了它在当代的合法性地位 ,又自觉吻合了它的后现代取向。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4)03-0012-05

      一、当代哲学存在形态上的融通

      从整体上看,哲学的多元互动与会通表现为一种理性的合和取向,这是多种形态在深 层实现互补、对流与共度并进行综合创新的根本路径。一般说来,哲学形态具有可解析 性、可拆解性,其中一些元素可游离到原系统之外,并经过创造性的转换而融合到其他 体系中。叔本华对此曾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哲学就像一个九头怪,每个头上都有 一张嘴,每张嘴都说着不同的语言;然而,这九个头又都安插在同一个躯体上。这就昭 示了,哲学虽然一时间光怪陆离、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但其核心理念、本真精神却是 统一的。哲学这种在极处的会通,恰恰是通过各种不同形态的争辩(互动)而获得的一种 理性的“多元化生”。无论从哲学发展史上抑或从哲学的当代形态上看,哲学的互动与 会通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哲学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各种哲学形态互动与会通并 走向“多元化生”的历史。当代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就是在其多元会通中召唤出来的一 种未来走势。

      具体地看,每一种哲学都是三种存在形态(即显性形态、隐性形态和中性形态)多元会 通的产物。显性形态是指那种付诸文字、符号,写在书本里、报刊上,输入微机里和存 储在软盘中的那种有声有色、有型有形的理论形态。这种形态的哲学,一旦归属具体的 时空框架,融入特定的信息媒体,采取了相应的表现形式,就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局限, 而呈现为一种暂时性、相对性、个体性的东西。隐性形态是指那种未出场的、未写出来 的,虽体现在字里行间有含而不露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但却无形无象且超越任何时 空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历史性的特征。而中性形态则是指那种内 在链接显隐形态的中介形式,是由隐到显、以显见隐的会通之所,也是显隐互动、相互 化生的特定平台。若一种哲学缺失中性形态,其显性与隐性之间就不能保持适当的理性 张力,其互动与会通的内在化生机制就会陷入停滞,其生存机理和发展根基就会被破坏 。在此情况下,哲学隐性的真精神就不会转化为切当的显性形态,这样既拒绝了公众理 解,不能贴近大众并为之普遍接受,也使其本真精神处于遮蔽状态。而哲学显性的存在 样式,在中介性形态严重缺席的情况下,也必然因丧失与时代、与实践、与科学的互动 ,而不能与隐性的真精神达到会通,其生机与活力就会受到严重的摧残。

      可见,每一种哲学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在隐、显各种形态互动融通中实现的,若离开 这种内在的交融,也就丧失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且必然失去特定群体对它的 理解和支持,失去与世偕行、跟进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各种哲学形态的内在交融,是其 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所系,前途所系。我国哲学与西方后现代哲学在当代的不期而遇,为 它在形而上的隐性形态、书面的显性形态以及生活实践的中性形态的大量渗透和介入, 并实现新的交融,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由于哲学交融中势差因素的影响,我国哲学 的后现代趋向已成定势。当然,当代哲学的多元交融除受后现代形态的牵动之外,还受 封建残余形态、宗教哲学等边缘形态的影响,由于这种异质解构力很微弱,它对主流形 态的干预作用还几乎得不到显现。

      二、当代哲学在研究路向上的融通

      从哲学的研究路径上看,当代哲学有文本学研究、诠释学研究、策略性研究以及技术 解构性、生活应对性研究等多种研究理路。文本学研究揭示的是哲学的“实谓”与“意 谓”,表征的是哲学原典文本的两方面的内容,即原典是什么和原典说了些什么。前者 立足于原始材料的考证、校勘,语法、语句的定夺,通过这种文本学上的版本研究,以 弄清该文本产生的特定的历史上下文,这种研究若撇开它在当代的作用就极易死在古人 的句下,但它又是整个研究的起点和研究深化的标志;后者意在梳理原作者本人实际上 说了些什么,即通过语意分析、句法结构分析、句式脉络分析以及前后上下文的意向贯 通和时代背景、理论谱系的考察,尽量客观真实地发掘原作者的真实意图,探问原典的 实质意旨。它提出的口号是“回归”、“回到”,张扬一种面对事物本身的“返本”意 识。诠释学研究揭示的是哲学的“蕴谓”与“当谓”,表征的是原典文本可能说了些什 么和应当说些什么两方面的内容。前者刻意跳出原典文本,进行意义追加和价值增值, 通过对各种思想史理路的清理,和对其学脉渊承及发展路向的考察,弄清原典的实际意 蕴及其发展的“动态历史原象”;后者则倡导穿过原典文本与思想结构的表层,超越作 者的实际意旨而掘发能回应现时代要求的深层宝藏,从中豁显最具时代气息和当代价值 的根本义理。策略性研究是一种实践指向,它关涉具体活动的谋划,是链接前两种研究 以实现“返本”与“开新”的互动与会通,其目的在于建构可操作的、可运行的具体实 现形式、策略、办法和途径等。它没有固定的支点而是一个动点,既是在把捉文本与现 代诠释的互动中生成的,又是在作者、读者与做者之间的互动中达到观念会通的。若缺 失策略上谋划这个中介,文本研究就会陷入路径依赖,产生惰性的顺向思维和思维定势 ,并在它的诱导下跌入古人思想的陷阱;而诠释学研究也会陷入相对性的泥潭,在原典 的头上堆砌后人各种非法性的建筑和进行任意解构性的颠覆。相反,若缺失对原典的正 本清源及其深度诠释,那么实践理性的研究就会饱受教条主义或者经验主义的困扰。因 而,三者之间的互动性融通,就成为保证哲学研究路向不出太大偏差的重要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