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庆祥(1957-),男,河南省孟州市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学、能力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河北学刊

内容提要:

以人为本,是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回应中,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理解中,在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本”,就是要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以人为本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的肯定。其次,就当前中国来讲,它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强调公正,关注弱势群体;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是尊重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人的能力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断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最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确立起人(或人性化)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落实到执政党的活动中,主要就是“以民为本”,但不能把“以人为本”仅仅理解为就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能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4)03-0067-07

      在中国人学研究的进程中,“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思维方式早已提出,而且进行过讨论。把这一理念与思维方式运用于实践,首先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然而近年来,各行各业几乎都在强调以人为本,诸如管理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建筑以人为本,等等,直至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中,也都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以人为本的含义及其特殊意义何在;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有什么区别;如何在各项工作中具体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等,就成为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也需要学术界予以阐释和解答。

      一

      从过去谈“人”色变到现在提出“以人为本”,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突出。农业时代看重的是土地,土地是最大的生产要素与财富。工业时代看重的是资金和设备,资金和设备是最大的生产要素与财富。日益逼近的知识经济时代看重的则是知识、智力、技能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人们将不再以拥有土地和钱财的多少论财富,而主要是以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大小论贫富。这是因为,第一,知识作为人的智力的创造性产物,由于它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而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入是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第二,知识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智能化,即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日趋萎缩,而提供智能商品和智能服务的软件产业正成为最为夺目的朝阳产业。第三,知识型的劳动者将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如果说在传统工业时代主要是拼资金和设备的话,那么,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则主要是拼素质和人才。第四,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智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最迫切的——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由此,人的创新能力价值应成为首要价值,围绕人的创新能力开展能力建设,由开发自然资源为中心走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中心。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是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建成一个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来实现。社会历史越往后发展,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社会历史转型,就其根本上看,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也建不成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既要解决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之后如何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要解决人的主体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以人才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

      最后,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付出代价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促使人们从呼唤现代化走向了反思现代性,即反思现代性所付出的代价。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些地方把发展生产力理解为就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就是跑资金、跑项目、跑设备,就是产值、指标、利润,这种发展观和做法虽然会带来经济效益,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二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出现了人被物化的现象,一些人不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三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出现了贫富悬殊、不公正和冷漠自私。四是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践踏人的合法权利、人的正当需求得不到合理满足、忽视人的能力差异、压抑人的个性和不尊重人的独立人格等现象。通过深刻反思,才导致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和提出。

      二

      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以人为本”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松下企业的管理,意思是要把人看作主体和目的,强调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解放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但有以下理论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础。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存在与本质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人作为人这个类的类存在;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存在,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人作为个人而存在,如张三、李四、王五等。人类是人,人的群体是人,个人也是人,我们谈论人,要么谈得是人类,要么谈得是人的某一个群体,要么是个人。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人按其本质来讲,必须实现其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质;如果一定的社会使人的活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性质,那么,人的本质就要求反思、批判和超越这一社会,从而走向能实现人的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质的社会。因而,这里,人最终要成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目的,社会历史在其运动过程中是逐渐走向以人为本的。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看待和对待历史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的是每个人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历史是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历史,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一个必须不断寻求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或者是一个不断解放人和开发人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始终表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