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4)03-0046-05 一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扬弃古典经济学生产力理论,颠覆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第一次把生产力作为全部历史的基础,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束了人们在黑暗中对历史之谜的求解。 应当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什么是生产力,并没有概念的界定。他们更多的是强调生产力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作用,在社会经济中的效应,以区别于唯心史观和旧唯物主义。翻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大量相关论述,内容是丰富的、思想是深邃的。他们从20多个方面阐释了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资本生产力等等。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们强调生产力的主体性、创造性,把世界历史看作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批评自然主义历史观的片面性,指出: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它们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版,第148~149页)。同时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脑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版,第251页)。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他们把生产力看作是社会生产力,即个人劳动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社会交往和分工协作构成的集体的物质生产能力。马克思非常重视分工和协作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1版,第100~101页)。社会生产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力量,“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各种权威辞典和哲学教科书中,并没有或者没有很好反映出这些思想。几乎毫无例外地把生产力定义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关系”(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2 8页),并当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本意加以发挥。其实,这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误读,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最大误解。从概念来源上看,传统生产力概念是由斯大林在1938年提出的,“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2页),后来经过加工演绎成“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没有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本质内涵。 第一,传统生产力概念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对立”与“掠夺”的位置上,只看到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征服性;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的受动性、依赖性,是一种形而上学“征服论”。在这种观念误导下,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似乎人不改造自然,不战胜自然就不能体现自身价值,生产力由此失去了目的性。 第二,传统生产力概念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反映的是“财富至上”,追求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发展观。19世纪以来,当人类把本属于诗人的浪漫和艺术夸张纳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非理智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界开战,使人类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存危机和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危机。技术理性造成的“全球问题”,现代性使人丧失内心向度而成为单面人,就是这种生产力的写照。 第三,伴随着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传统生产力概念已无法反映时代精神,难以准确地描述当代生产力构成和人们实践活动的特点。 第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也要与时俱进。生活在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产力的立论基础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那时生产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他们无法预见到这种生产力由于无序、过度地发展带来的反生产力的“全球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是充分的,需要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 人类今天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已是工业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我们应汲取先进生产力的最新成果建构体现时代精神的生产力新概念,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列宁说的对:“人的概念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否则,它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列宁全集》第55卷,第2版,第213页)。 二 建构生产力新概念的理论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知识经济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经过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无序发展而造成的“全球性问题”,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出发探寻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人类需求的自控能力、以及人类活动的整体效益准则和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通过平衡、自制、优化、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人与人之间的公正。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生产的对象是知识、信息,已经不再是自然物,这是传统生产力概念所无法概括的。知识生产的本质是创造性脑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是实践主体,创造性脑力劳动是核心动力。新知识和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成为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在当今发达国家中,知识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已占GDP的60%以上。人的活动半径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拓展,已经超出工业社会10~10 000倍,其生产方式、生产内容、生产管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狭小”,更是“实物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