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这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的基本估价,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和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我国学界同仁近年来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进行了申说和论证,但各自都只强调某一个方面,缺乏完整地理解和系统地阐明。在笔者看来,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应从其本真精神、时代本质和存在论三个层面来进行整体界说。 一 要系统地阐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一个必要的理论前提就是:“重读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超越对马克思哲学的近代误读,突破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模式,廓清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地坪,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 。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避免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当做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与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当代社会思潮的外在嫁接,才能在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凸现马 克思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优越性,从而在坚持马克思哲学立场的基础上阐明马克思哲 学的当代性。这就是说,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是阐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首要的 和基本的理论层面。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概括地说,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把握。 首先,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因此,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问题不在于像“理论家和哲学家”那样去“确立对存在的事实的正确理解”,而在于从实践上“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97,75,87页。)“实 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 995年版,第96-97,75,87页。)正因为如此,我们说“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 ”,不仅仅是要在哲学领域内确立“实践”对“理论”的优先地位,也不意味着在与“ 物质本体论”相对立的意义上重建“实践本体论”。相反,这一提法的深层意蕴在于: 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不仅具有核心范畴的地位,而且凝结着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性的 深刻批判。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哲学”,而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变和革命化 。 其次,马克思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哲学”。人类解放,对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关注,始终是马克思思想和实践活动的中心。所以,对马克思来说,哲学从来就不是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辨,而是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288,293,347,194,309,14,333,324,320,283,306页。) 最后,马克思哲学是具有科学批判精神的哲学。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对资本 主义社会的批判;二是马克思哲学的自我批判精神。德里达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明 确宣称:“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 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 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 自我再阐释的。”(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版,第124-125页。)在德里达的这段话中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不仅是他把马克思哲学的 自我批判包含在其批判精神的范畴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间接地提出了应如何理解马克 思的批判精神的问题。实际上,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中就曾使用过“哲学的实践” 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哲学的实践”就是“批判根据本质来衡量个别的存在,根据观 念来衡量特殊的现实。”(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75,283页。)很显然,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因为“启蒙运动的普 遍倾向就是不承认任何权威,并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审判台面前。”(注: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但是,启蒙运动 的这种“理性批判”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看不见历史现实的合法性和生命力。 ”(注: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14页。) 而马克思在与现实问题的不断接触中,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批判,最 终超出了启蒙运动的立场,找到了“对现实达到真正批判理解”的道路。在马克思看来 ,这种批判不再是启蒙运动的理性批判,不再是青年黑格尔学派在纯粹思想领域中所进 行的批判思想的活动,而是“实践的批判”;理论批判,也不是纯粹的思想内部的逻辑 推演,而是揭示作为“现实的影子”的理论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马 克思在其后的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批判精神,并在实践批判的基础 上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有机地统一起来,认为理论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 断发展。这就决定了马克思哲学在当代乃至未来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 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第二个层面是从时代本质的高度揭示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人类实践的内在关联。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哲学创立以来的150多年,人类社会生活和当代人类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后工业文明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都使马克思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境域。与此同时,苏东剧变更是将“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再次凸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是“正本清源”的理论要求,更是时代本身的迫切要求。它要求我们从时代本质的高度去深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按照马克思的看法,把握时代的本质就是把捉时代的“总问题”,因为问题是时代的谜底, “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 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75,283页。)因此,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看马 克思哲学对时代“总问题”的把握、思考和解决。在马克思看来,时代的“总问题”就 是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现实,是以资本和劳动对立为特征的私有财产运动,是对资本主 义的批判和以此为基础的人类解放。就此而言,无论人们怎样用“后工业文明”、“后 现代社会”、“新全球化”这些称谓来标识当今社会的特征,都无益于改变当今社会本 质上仍属于“马克思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