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4)02-0005-07 追随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轨迹,从同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视角来看,出现了传统“教科书”、“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回到马克思”、“回到学术层面”和“回到生活中来”等诸多范式,它们之间所具有的逻辑承接性、衍生性关系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谱系。此处的“范式”主要是指研究中所蕴涵的理论意趣、思维方式及其价值指向。本文主要就传统“教科书”、“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回到马克思”这三种研究范式及其内在关系进行剖析。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三种研究范式作为我们追究的论题,是因为这三种范式不仅具有广泛的影响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三者间的逻辑演进可涵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总体概貌,且其他诸多研究论题可以归并到这三种范式中来,这样,把握住这三种主导性研究范式及其关系则能比较清晰地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进的脉络,从而更为有利地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 一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论域,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传统“教科书”范式。直言之,该种范式基本上是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性”解读。面对这一影响深远的理论(研究)模式,我们可以从基本理论层面、逻辑结构层面和理论表述等层面来加以分析。 第一,从基本理论层面来看,以一系列“基本原理”为主导内容构筑起传统“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通过“国民教育”使人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知识和方法论原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人的哲学“常识”或 哲学意识,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宣传、普及起到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这种解读和研究范式本质上是“哲学知识学”或哲学知识传播学的功能化 表征。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为主干内容构造出来的体系是其传播的载 体与蓝本。因此,剖析该范式,就必须深入到该种范式的理论结构层面来。 第二,从逻辑结构层面来看,该种理论模式源起于《反杜林论》中杜林的哲学体系,后来成了苏联联共布“教科书”模式的蓝本,尔后又被借用而成了中国传统“教科书”范式。解析该范式中的理论逻辑结构,可见其思维方式则是线性思维与实体性思维,从而导致了其理论体系的二值逻辑的悖论。这种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本质上是以二元割裂为整体特征的范式。在其理论视野中,自然界是无人的自然界、历史是无自然的历史。在理论逻辑形态上表现出诸如自然与历史、存在与社会存在、意识与社会意识、知识论实践与生存论实践等一系列范畴、原理的背离或悖谬。这种逻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与生命力。 第三,从理论表述层面来看,理论表述是其理论本质的外显。因该范式之思维方式的线性特质,在其理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1)话语霸权性。这是该范式理论独断性最直接的表征。直言之,一种理论形态或哲学形态的表述形式是多样化的, 这样才能更为充分地展现出一种真正哲学的理论活性。由此,此处的“话语霸权”不仅 把自身的理论逻辑结构看作是惟一合法的正统,而且把其理论话语表述形式也看作是不 可变易的惟一经典、“惟我独尊”、“惟我独马”,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他种表述 或他种表述中所蕴涵的理论创新进行简单的排斥与否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 缺乏应有的学术伦理。(2)教条性。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表述系统“千 人一面”、“似曾相识”、缺乏个性。一个理论系统的语言表述是一个理论本身生命力 的彰显。从接受学视角看,一个理论的语言表述系统如何,直接影响到受众对该种理论 体系的亲和力和认可度。更深入地说,它还决定着受众对一种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正确理 解与深刻把握。而传统“教科书”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上的教条性,不仅使马克 思主义哲学丧失了应有的亲和力与理论合法性,而且更为深层地肢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有机理论体系,从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读。(3)僵死性。这一特点使得进入人 们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话语形态死气沉沉,缺乏活性。同时,从理论表述形式上 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表述多样化做深入的理论开拓与挖掘,这就消解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创造性与鲜活品质,使本质上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斥着“经院哲学 ”的气息。这是前两个特点之必然结果。 综上,我们就已不难看出传统“教科书”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存在的理论困境,而真正使之处于尴尬境地的则是,由于传统“教科书”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误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的关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消解于实践,尤其是政治实践 之中,使之委身于政治运动或活动;使具有深刻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社会实践 的先导蜕变为实践的解释理论或对现实政治活动的注脚,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精神,最终使具有鲜明现实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与时代之间的切合性。一言以蔽之 ,因该范式所引发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庸俗化、政治工具化的积弊使马克思主 义哲学一方面弱化了其现实批判功能,另一方面则未获得正常的理论拓展。因此,该种 范式的理论弊端遭遇现实的挑战与来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内部的种种理论诘难也 就成为必然。而这种情况既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研究突破传统范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