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产生于19世纪蒸汽机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进入21世纪,在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历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制度多样化 ”的时代。“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注: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已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流。 实践的发展,要求历史唯物论,“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的认识”(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笔 者以为,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可以简括为,从“狭义历史唯物论”的起点模式向“广 义历史唯物论”目标模式的深化过程,即从“以‘革命’‘冲突发展’为特点的思维范 式”向“以‘协调’‘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思维范式”转换。根据这一理解,笔者结合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要求,拟从“重读”与“重构”两个方面,对当代历史唯物论 关于社会发展理论基础的逻辑构架进行尝试性地探讨。 一、重读马克思的“文本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经典著作,其阅读视野的理论边界,由于读者存在的时空条件不 同,出现了不同的“解释范式”,如,前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解读范式”和前南 斯拉夫“自治制度模式”的“解读范式”,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特定话语环境 中的特定“解释范式”,是“文本——读者——实践”三者互动的产物。 1.对历史唯物论的经典著作“教科书解释范式”的话语定式分析。如果把马克思恩格 斯的著作视为“原文本”的话,与其相对的文本解读可视为“原读作品”。“原读作品 ”由于其“信度与效度”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层次。笔者这里把“准原读作 品”定位在“国内教科书”层次的“解释范式”上,把重读定位在对“原文本”的再读 。 “国内教科书”的“解释范式”,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定位在“两类所有制”和“五种 社会形态”的更替上,对“发展”的解释凸现生产关系结构类型差异的“质变”,忽视 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历史性”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长期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 理论及其实践意义。结果,只能通过“五种生产关系”的结构更替阐释人类历史的发展 模式。应该说,“国内教科书”对“原文本”的“解释范式”是有理论根据的,但国内 教科书的“解释范式”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推演却是“独断论”的。因为“国内教科 书”的“解释范式”在阐释“人类历史”的发生过程时,把“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仅是作为不变的“常量”“悬置”起来(既重要又不决定),专论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运动——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冲突直至社会形态的更替。这一“解释范式”的理论积 淀更多地倾向于“社会冲突发展论”,即以生产关系的类型差异解释人类历史社会形态 有序更替的规律。由于这一解读范式没有把“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为“变量” 纳入到社会发展的分析构架中去,容易导致两个方面的误读:其一,历史唯物论“狭义 化”:或者把人类历史简化为“生产工具”发展史——技术形态史;或者把人类历史公 式化为阶级斗争史——政治斗争史;其二,忽视对人类历史的主体论分析,没有看到“ 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是支撑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重要“变量”,或是社会发展的 历史主体和客体的“原生形态”,结果很难解释在“常态生产方式”制约下,人类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如,根据马克思《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的陈述方法”,如果把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具体化”为土地资源和人口需求的话,那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土地供给与人口需求的变化,同既定的生产方式无疑存在着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 凝结成社会价值目标,首先是追求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产出效率。在这种条件下,社会 历史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广义”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而不是“狭义”的“ 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克服“国内教科书”对历史唯物论“狭义解读”的局限,就需要 在“重读”马克思“文本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重构”历史唯物论“广义”的或当 代的理论。 2.重读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文本思想”。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文本思想”,存在 于马克思一系列的经典著作中。笔者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 命题入手,并结合马克思其他文本的基本思想,阐释“重读范式”的基本构架: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概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要素,这些要素由以下五 个命题构成: (1)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生产供给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历史活动。把生产 活动界定为人类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活动的意义在于,其一,把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与人 类创造经济财富的活动统一起来。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逻辑前提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类创造经济财富活动的逻辑前提是解决人类需求和社会供给的矛盾。马克思从需求 与生产的角度阐释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把人类历史活动的逻辑史与人类经济 活动的发生史统一起来,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其二,强调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必 须首先通过人类创造经济财富的活动表现出来,其“革命”的意义在于,把人与自然矛 盾关系的解决奠定在人与社会矛盾关系解决的基础上,人类的历史在历史唯物论的视野 里就表现为,人在社会经济关系制约下的一个自然(经济的)历史(社会的)过程。这两个 方面的统一,为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发展规律论奠定了基础。 (2)劳动工具是解决人类社会主体性矛盾即需要与满足矛盾的社会化手段。随着劳动手 段的发展,人类解决社会主体性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 ,需求与满足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历史过程,在经济活动中就表现为,为了满 足人类需求而不断提高经济供给效率的过程。运用劳动工具和技术创新提高供给效率, 以解决需求与满足的矛盾,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重大创新。它表明,人类 社会历史活动除了表现为经济关系发展史的一面,同时还表现为生产工具以及技术的创 新史。经济关系发展史与生产工具、技术创新史这两个方面的互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历 史过程以生产方式发展史为基础的基本线索。它既区别于人类社会经济史,又不同于人 类技术创新的工具史。 (3)“人”的范畴具体化——“现实人”。人是生产供给的主体,但人在现实的社会历 史活动中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马克思在这里把“人”、“人类”等抽象范畴,具 体化为现实历史活动中的“人口”因素。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人口因素是变化的。一方 面,人口的增殖增加了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的增量要求更多地生产供给;另一方面, 生产供给的活动使得人口的生产从属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 过程的第三种关系——也就是家庭。这个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 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长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家庭变成了从属关系 了。”它表明,在人类创造历史的初始阶段,血缘伦理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一旦生 产供给活动的“分配”超出家庭关系之外,具有了独立的社会职能的时候,人口增殖所 产生的社会需求和供给活动的结构,就会受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制约,血缘伦 理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退为次要地位。